多方因素影響 國際油價9月步入下跌軌道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6-09-14 19:52:45  


  中評社廣州9月14日電/進入9月,國際油價一改往日上漲趨勢,開始連連下跌。12日紐約市場原油期貨價格已跌至每桶63.76美元,創下自今年2月以來的最低收盤價。與7月中旬每桶78.40美元的歷史最高價相比,紐約市場油價已下跌了約18%。
 
  “油價下跌的主要原因是需求旺季已經過去。”國泰君安石化行業研究員侯繼雄表示,市場前段時間對於颶風和伊朗核問題的期待都沒有發生,也是油價下跌的主要原因。

  銀河證券石化行業分析師李國洪也表示,油價下跌只是一個季節性因素。墨西哥灣發現新油田,再加上伊朗核問題久拖不決都是造成油價下跌的主要因素。

  人們不會忘記,就在短短的幾個月以前,國際油價上漲態勢仍十分兇猛。7月14日,紐約市場上國際油價盤中曾創下了每桶78.40美元的最高紀錄,布倫特原油期貨價格創造出了78.65美元的歷史高位。

  “還有最近國際能源機構的報告,也是造成油價下跌的一個因素。”中國石油大學工商管理學院副院長董秀成說,美國能源部和國際能源署雙雙對今、明兩年全球每日原油需求增長預測下調10萬桶後,各基金紛紛拋售原油期貨。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維持產量上限不變,緩解了供應憂慮。

  也有專家認為,油價下跌的根本原因是美國政府態度發生改變。“上述因素雖然可以解釋油價為何連連下跌,但是,下跌背後真正的原因應該是美國政府的立場發生了重大改變。”董秀成說。

  董秀成進一步解釋說,最近幾年美國政府對國際石油市場是一種放縱或者放任自流的態度,導致了前段時間國際油價的不斷高漲。

  “最近美國政府態度開始慢慢改變。”董秀成表示,他們已經有意識地對國際市場上的油價開始控制。第一個跡象是墨西哥灣大油田的發現,其次就是美國政府開始強調能源合作,尤其是強調和中國的能源合作。

  中美兩國能源班底昨日在杭州展開第二次近距離的能源政策對話。中美雙方一致同意,將提高能源效率和發展新能源與可再生能源作為未來一段時期兩國能源合作的重點領域。

  “中美能源論壇顯示出,美國的態度已經跟過去完全不一樣。”董秀成說,“美國現在開始採取一種比較務實的態度。”
  
  雖然有種種下跌因素存在,但是仍然有很多專家認為,國際油價還會繼續保持上漲態勢。

  雷曼兄弟首席能源經濟學家愛德華•莫爾斯表示,油價不太可能繼續下跌。他表示:“我們度過了一個完美的間歇期,但這不是一個轉折點,並不意味著油價會繼續下滑。”

  李國洪表示,未來油價仍有可能繼續上漲。“10月底可能又會迎來一個用油高峰,到時油價還有可能回升。”

  很多人士相信油價並沒有改變繼續上漲的趨勢。他們的理由是,進入北半球最適合煉油廠檢修的季節後,加之在不可預測的地緣政治因素刺激下,國際油價仍會繼續保持上揚態勢。

  然而,仍然有一些專業人士表示,油價繼續上漲的動力已經不存在。董秀成認為,雖然油價在短期內還會繼續保持在60美元/桶左右震盪,但是,油價的總體趨勢是回落。“長期看來,國際油價會回落到50美元/桶左右。”
  
  國際油價的連連下跌,也使得國家發改委面臨是否下調油價的處境。但是,也有業內人士擔心,國內油價會否逆市上調?

  國家發改委副主任張國寶本月12日表示,儘管國際油價近期有所下跌,中國國內汽油價格仍有上調的必要。張國寶指出,3月份和5月份兩次上調汽油價格仍不足以實現汽油成本與國際市場相接軌,價格需要進一步上調。但他拒絕透露今年是否將再次調整汽油價格。

  據南方日報報道,今年5月份,中國將國內汽油、柴油和航空煤油出廠價格每噸提高500元人民幣,調整幅度為11%。上調的金額及百分比幅度均創下2003年以來之最。將3月末的上一次提價計算在內,中國燃油價格今年已上漲約15%。

  侯繼雄認為,發改委逆勢上調油價的概率比較低,但是也不能排除有這種可能性。逆勢調價的原因說明以前的調價幅度很小,和國際的差距仍然很大。雖然現在國際油價下降,但是,仍存在一定的差價。

  “政府不會在國際油價下跌的時候上調國內成品油價格。”董秀成表示,原油價格下跌,國際市場上成品油也會跟著下跌。國際油價的下跌在一定程度上減輕了國內成品油上漲的壓力。“國內和國際市場的差距已經開始縮小,估計政府不會在這個時候調價。”

  一些業內人士指出,發改委如果在國際油價下跌之時,逆勢上調油價,將與市場撕破“臉皮”,徹底打破了油價與國際接軌的神話。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