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者:期望APEC峰會達成自貿區協議不現實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6-11-18 16:17:18  


社科院亞太所經濟室主任柴瑜博士認為,期待在本屆會議內達成自貿區協議是不切實際的。(資料圖片)
  中評社香港11月18日電/2006年亞太經濟合作組織(APEC)領導人峰會現正在越南河來舉行,本年度會議最受關注的是關於建立亞太自由貿易區的議題,國際上不少人士對此帶著高度期望,但中國社會科學院亞太所經濟室主任柴瑜博士認為,亞太自貿區的建立,牽涉的問題甚廣,而且相當複雜,因此期望能在本屆會議內達成協議,是不切實際的。

  柴瑜今日在《人民日報海外版》發表題為〈建立亞太自貿區尚待時日〉的文章分析,目前比較可能的解決方案是,從現在開始,加強亞太自貿區設想的研究工作,明確其實現的模式、路徑、內涵及其利弊影響等,以備未來條件成熟時及時推出,為亞太地區注入新的發展空間與活力。

  柴瑜指出,亞太自由貿易區的設想雖然已經提出,但真正實現這一步還有很長的一段路。首先,APEC對於建立亞太自貿區的共識還遠未達成。美國、加拿大、澳洲、智利、紐西蘭、新加坡等成員支援這一計劃,而中國、日本、馬來西亞、印尼等成員均有保留。發展中成員大多擔心,這樣的目標會對WTO的全球貿易談判造成衝擊,發展中經濟體更須作較長時間準備以應付競爭,同時各成員之間經濟發展水準過於懸殊,存在著不同的利益關注點,協調不易。

  其次,這一設想是否有助於解決對敏感產品貿易壁壘的問題,目前尚不明朗。APEC一直推動的是自願承諾的、單邊的貿易投資自由化。那麼,如果新一輪的多邊談判取得進展,APEC再進行自由貿易區的建設是否還具有意義?退一步來看,如果多邊貿易體制在農產品等敏感領域沒有達成協定,在亞太自貿區的框架內更不容易完成這個任務。

  第三,領導權問題。由於APEC成員發展水準差距大,在政治、歷史等方面存在著不同的看法,歐盟模式和北美模式都不是目前可行的選擇。按照自由貿易區的一般經驗,區內大國對自貿區未來的發展模式具有更多的談判力。這樣,發展中國家也有著對今後領導權可能落入發達大國手中的擔心。

  第四,從雙邊走向統一具有難度。目前在APEC地區已經有了20多個自貿區和地區貿易協定,更多類似安排也在談判過程之中。但是,很多的自由貿易安排存在著相互重疊的問題,增加了協調成本。儘管APEC已經提出了關於建立自由貿易區的最佳範例,但從雙邊安排走向統一的區域自貿區還需要時日。

  亞太自由貿易區的設想,最早是在1995年左右,曾在APEC賢人小組中進行過討論,直至2004年5月在APEC工商諮詢理事會上正式被提出。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