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缺乏經濟效益 美媒體“冷處理”殘奧會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8-09-09 09:57:52  


9月8日,美國選手安娜·埃姆斯在北京2008年殘奧會S10級女子100米蝶泳決賽中,以1分09秒44的成績獲得金牌
  中評社北京9月9日電/新華網報道,北京殘奧會首日比賽結束後,美國隊以4金2銀3銅名列金牌榜首位。然而,美國絕大多數媒體卻對自己殘奧選手出色表現“視而不見”,電視台、報紙上幾乎沒有殘奧會的新聞。

  新華網記者7日觀看了美國全國廣播公司(NBC)、美国广播公司(ABC)、有綫新聞電視司(CNN)等主要電視台,未看到有關美國運動員在北京殘奧會上摘金奪銀的新聞報道。8日上午,記者又翻看了《今日美國》、《華盛頓郵報》等大報,竟未找到一條有關殘奧會的報道。

  在衆多報紙當中,記者終於發現《紐約時報》登出一篇有關殘奧會的報道,而且還是轉載美聯社的綜合消息。不過,在這篇近800字的消息中,三分之二的篇幅在報道南非游泳名將納·杜托伊特。好不容易在消息的倒數第四段發現了有關美國選手勇奪4枚金牌并打破紀錄的文字,可字數僅有81個。

  美國媒體對殘奧會的“冷處理”與此前對奧運會的熱鬧報道大相徑庭。自北京殘奧會開幕以來,記者觀察到,美國媒體對殘奧會的態度幾乎都是“視而不見”。

  正在北京參加殘奧會的美國短跑運動員馬龍對本國媒體的表現一點不感奇怪。這位曾奪得悉尼殘奧會200米金牌的選手強調說:“與其他國家(地區)關注殘疾運動員表現相比,市場力量在美國起到更重要的作用。在美國,電視台對殘奧會的報道幾乎等於零。”

  一位失去雙腿的美國運動員對美奧委會區別對待奧運會和殘奧會選手的作法憤憤不平,5年來,這位叫托尼的美術老師一直在同美國奧委會打官司,要求美奧委會同等對待兩個奧運會。在地區法院和上述法院敗訴後,他現在又把官司打到了最高法院。

  在美國,獲得奧運金牌的選手可從奧委會得到2.5萬美元的獎金,而且一般還能從各自單項協會那裡得到額外獎金;而獲得殘奧金牌的選手僅從奧委會得到5千美元。去年一年,美奧委會給奧運會選手共發放了185萬美元的獎金,而發給殘奧會運動員的獎金卻為零。

  美國奧委會是公司化運作,每年從政府得到的支助很有限,主要收入為贊助和國際奧委會的奧運會電視轉播分紅。作為世界第一體育強國,為資助代表團參加北京奧運會,去年底美奧委會對外寄發了信函,呼籲美國民衆為美國奧運代表團捐款。“因為不是美國政府派出奧運代表團,而是美國百姓”。

  現實是,奧運會的金牌和殘奧會的金牌所帶來的經濟效益大不相同,一枚奧運會金牌不僅能給運動員帶來獎金,而且還會給該單項協會吸引來贊助。而殘奧會的金牌則沒有此效益。因此,資源有限的美國奧委會在兩個奧運會上投入也出現“貧富差別”。比如去年,美國殘奧會田徑隊每人的訓練費為1000美元到1500美元,比奧運選手少了很多,而且訓練所需器材和場地也以奧運選手優先。


    相關專題: 2008年第29届(北京)奧運會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