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沙漠中的水城--土庫曼斯坦首都阿什哈巴德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8-08-21 17:19:00  


  阿什哈巴德是土庫曼斯坦首都(Ashgabat),全國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中亞地區重要的城市之一。位於土庫曼斯坦中南部、卡拉庫姆大沙漠南部邊緣,地處交通要道,是中亞一座比較年輕、但歷經磨難的城市。海撥215米,面積300多平方公里。人口68萬。屬溫帶大陸型幹旱氣候,1月平均氣溫4.4℃,七月平均氣溫27.7℃。平均月降雨量僅5毫米。

  阿什哈巴德最早是土庫曼人的分支捷真人的城堡,意為“愛之城”。1881年沙俄組建後裏海軍區,在此設行政中心。第一次世界大戰前夕,該市成為沙俄與伊朗的貿易重鎮。1925年成為土庫曼蘇維埃社會主義加盟共和國首府。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蘇聯政府在阿什哈巴德進行了大規模的戰後建設,但1948年10月發生了裏氏9至10級大地震,使整座城市幾乎毀滅,近18萬人罹難。1958年重建,此後經過50多年的建設和開拓,阿什哈巴德又重新發展起來。1991年12月27日,土庫曼宣布獨立,阿什哈巴德成為了土庫曼斯坦的首都。 

  1991年10月土庫曼斯坦宣布獨立後,政府決意把首都建成世界上獨一無二的白色大理石城、水城和綠色之都。阿什哈巴德是世界上發展最快的都市之一,所有新建築都是由法國建築大師設計、土耳其人承建的。建築物表面被清一色伊朗產白色大理石覆蓋,使整座城市顯得潔白而明亮。 

  阿什哈巴德曾受沙漠影響而嚴重缺水,但自從1962年卡拉庫姆大運河通到這裏後,市內缺水的現象得到了根本改變。市內主要街道的兩側鋪設了一條寬半米左右的水渠,用以澆灌著路邊的花草樹木。因為缺少樹木,土庫曼人尤其重視植樹造林。在阿什哈巴德城區及周邊,到處可見大片新栽的小樹苗,若幹年後小樹苗將長大成林。也許正因為缺水,土庫曼人尤其願意彰顯水的魅力。阿什哈巴德主要建築物前、廣場上、公園裏,甚至道路隔離帶上都設置了造型各異的噴泉。阿什哈巴德因此又被譽為“噴泉之城”。 

  市內花園、草坪和噴水池隨處可見,國家話劇院附近著名的中央文化與休息公園內草木繁茂、百花飄香。蘇聯解體後市內新建的大型建築隨處可風,總統府富麗堂皇,中立門、地震紀念建築群、國家博物館和孤兒院等建築別具要一格。 

  在阿什哈巴德市中心總統府廣場,聳立著象徵土庫曼斯坦中立國地位的中立柱。3個柱體支撐腳代表土3個不可分割的基礎:獨立、中立和民族團結。在阿什哈巴德城南,矗立著象徵土作為獨立主權國家的獨立柱,塔基上方的塔柱高91米,象徵土於1991年獲得獨立。每年10月27日的“獨立日”和12月12日的“中立日”已成為土庫曼斯坦最重要和最隆重的節日。同時,中立柱和獨立柱也成為阿什哈巴德主要的標志性建築和觀光景點。

  阿什哈巴德市修建了“十匹馬公園”,“十”代表著土庫曼斯坦獨立10周年,而10匹馬共有40條腿,因而又被當地人稱為“四十條腿”公園。公園裏,十匹阿哈爾捷金馬在飛瀉的噴泉中揚蹄飛奔,氣勢非凡。擁有阿哈爾捷金馬是土庫曼斯坦地位和身份的象徵,更是贈送貴賓的最好禮物。

  該市集中了全國50多家工業企業,生產的防墊玻璃、離心水泵等產品在國內外市場享有盛名;用優質羊毛精編的地毯更是馳名全球,它不僅是日常生活用品,還是珍貴的藝術品。

  市內設有高等學校、劇院和博物館等設施。還有創建於50年代初的國家科學院,它擁有16個研究機構,其中的沙漠研究所、太陽能研究所和防震研究所在世界上有一定影響力。(來源: 新華網)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