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報:順德“開發李小龍資源”,香港走寶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6-11-26 10:17:00  


  中評社香港11月26日電/海內外傳媒連日紛紛報道,全球規模最大的李小龍紀念館,將於本月二十七日李小龍六十六歲冥壽之日在其廣東順德均安鎮故里動工奠基,小龍家人親友及全球“龍迷”代表將會出席。

  李小龍一九七三年在港突然去世,距今已三十三年,但三十年來,李小龍三個字在世界各地的聲望不但沒有下降,反而越來越見響亮,只要提到CHINESE KUNG FU,就沒有不提到Bruce Lee的;而且迄今為止,幾乎所有中外電影中的打鬥動作,都離不開李小龍首創的“截拳道”影子,包括最著名的連環轉身踢腿,可說歷久常新。

  李小龍功夫和電影的內涵,其實都和其成長背景有關,其父李海泉當年是粵劇名丑,長年到處登台走埠,李小龍在美國出生長大,小時常被人欺負,其後矢志練武,目的就是為了發憤自強,為中國人爭光打氣,其民族感是相當鮮明的。

  社論說,像李小龍這樣一位影響廣泛的武打巨星,為其立碑建館,宏揚其武俠精神和民族正氣,完全是應有之義,不過,在順德李小龍紀念館即將奠基動工之際,使人想到的卻是,這一個紀念館為什麼不是建在香港的呢?

  香港是李小龍生命中最重要的地方。他童年隨父在港生活,曾參與電影《細路祥》、《人海孤鴻》的拍攝,其演藝才華已嶄露頭角;其後,令他「一舉成名天下知」的幾齣電影:《唐山大兄》、《精武門》、《龍爭虎鬥》等,全是由香港的電影公司投資拍攝,由香港導演執導,合演者全是香港演員。因此,可以說,李小龍的成名和走向世界,是由香港開始的,香港是“製造”李小龍的地方,Made in Hong Kong,李小龍百分之百是香港的“品牌”。因此,如果要建全球最大的李小龍紀念館,當然應該建在香港。

  這樣說,絕無否定順德建館之意,事實是,雖然李小龍生前並未踏足過順德,但一來,順德確是其祖籍家鄉所在;二來,順德當局和民眾對李小龍確有一份感情和敬意。在事實面前,港人要說的只能是:為什麼香港就沒有人想到要建一個全球最大的李小龍紀念館?是沒有資料、沒有資源、缺乏場地,還是根本就沒有人想過要做這件事?而答案是顯而易見的,就是有權決定做這件事的人或部門,不論是作為保存香港文化決策者的民政局、康文署,還是從吸引遊客角度出發的旅遊發展局,都沒有想到過這件事,沒有想到過作為這位一代巨星成名及殞落之地,香港可以、而且應該為李小龍建一座紀念館,文化上有宏揚、紀念之意,經濟上則是極具吸引力的“賣點”。

  而從有關報道可以看到,順德當地不單單是興建一座紀念館,還有成套的主題公園配套設施,包括李小龍文武學院、李小龍會議中心、李小龍演藝廣場、李小龍中草藥館……,五花八門、應有盡有。無疑,一些人可能會批評這是在借李小龍之名“掠水”,但無可否認,當地政府和民眾的積極性和創意確叫人佩服。香港不也是在大講要發展“創意文化”、要建立自己的創意品牌嗎?李小龍這樣一塊兼具文化和經濟價值的現成品牌,為什麼不予善用?
將來,外國遊客要看李小龍、“功夫迷”要看李小龍,包括香港的李小龍迷要看偶像,都要往順德去;順德當局正大張旗鼓宣傳“綜合開發李小龍資源”、“李小龍是順德走向世界的名片”,而港人則只好嘆一句“走寶”。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