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中韓交流年”,漢風韓流競風流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7-01-06 10:47:17  


  中評社香港1月6日電/人民日報海外版望海樓今日刊登署名評論文章說,新年的第一天,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和韓國總統盧武鉉互致賀電,熱烈祝賀“中韓交流年”正式開始。“中韓交流年”將成為今年兩國人民生活中的大事。

  中韓兩國曾因冷戰而長期隔絕,但建交15年來,兩國關係發展迅速。1998年中韓最高領導人同意兩國建立面向21世紀的合作夥伴關係。2000年兩國宣佈將中韓友好合作關係推向全面發展的新階段。2003年7月胡錦濤主席與盧武鉉總統在北京會晤時,雙方同意將中韓關係提升為全面合作夥伴關係。此後,兩國關係長足發展,各領域交流合作全面展開,取得了顯著成果。雙方在國際事務和東北亞地區事務中保持著良好的磋商與合作。

  2006年中韓雙邊貿易總額為1350億美元。胡錦濤主席2005年訪問韓國時,兩國最高領導人商定在兩國建交20周年之際,即在2012年使兩國貿易額突破2000億美元大關。筆者大膽預測,按照現在的發展速度,定能提前實現這個目標。中國是韓國第一大貿易夥伴、第一大出口市場和第一大順差來源國。到2006年底,韓國在中國投資總額累計達到350億美元,中國是韓國第一大海外投資國。韓國是中國的第二大投資對象國和第三大貿易夥伴。雙方經濟聯繫的緊密度越來越強。

  文章指出,韓國地處東北亞的要衝,介於東亞大陸和海洋勢力之間,具有非常重要的戰略地位。歷史和現實都已證明,中韓兩國關係的發展不僅符合兩國人民的利益,而且深刻地影響著本地區的和平與穩定,也有利於促進東北亞區域合作。

  中韓文化與人員交流在兩國關係中成為一個亮點。以韓國電視劇、電影、流行音樂、遊戲、服飾等為代表的“韓流”在中國廣泛傳播,加深了中國民眾對韓國文化的認識。同時,韓國也掀起了被稱為“漢風”的中國熱。目前韓國每天新出版10多本關於中國的書籍。據統計,韓國120個大學都有中文系,每年的中文系畢業生約有3000多人。在世界各地參加漢語水準考試的11萬人中,7萬名考生是韓國人,韓國人學習漢語的熱情可見一斑。在“韓流”、“漢風”的直接影響下,中韓兩國的人員交流也非常活躍。早在2005年韓國就成為中國第一大遊客來源國。2006年訪華的韓國人達440萬人次,平均每天有1萬多人訪華。2006年在華韓國留學生人數達5.4萬人,在韓中國留學生也有1萬多名,分別占對方國家外國留學生首位。常住中國的韓國人多達50萬人。

  文章認為,如何理解上述現象,中韓文化為什麼這麼親近?是因為中韓兩國有相同或相近的文化底蘊,有相同或相近的價值觀念和思維方式,這其中還含有歷史上的淵源、地理上的相鄰、經濟上的相依等諸多因素。

  胡錦濤主席在賀電中說:“中方願與韓方一起,通過舉辦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慶祝活動和交流活動,進一步增進睦鄰友好,擴大互利合作,促進共同發展”。的確,只有這樣,才能豐富和充實“漢風”、“韓流”的內容,使“漢風”、“韓流”從自發走向自覺,就能不斷地擴大成果,共創和平與共同繁榮的未來。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