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頁 第2頁 】 
中時:台灣權貴橫行,政府功能失調、血脈不通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7-01-26 16:11:00  


  中評社香港1月26日電/中時電子報網路主筆室今天發表黃創夏的文章說,無恥啊!官署公然為權貴在服務!由“法務部”替“被告”提釋憲?大法官才決定駁回“立院”的民進黨釋憲案,“總統府”像是早有內線般,馬上準備好第二方案進行下波攻防,“司法院”內似有“內奸”? 

  無能啊!力霸王家搞了這麼多案子,還是在政府縱放下,至今在海外逍遙度日。 

  每一次有重大弊端出現時,政府“無恥無能”四個大字,總是會出現在許多人的腦海中。事實上,政府真這麼無能嗎?那些公務員,真的都是呆若木雞的“米蟲”嗎?真的個個都得“軟骨症”? 

  不見得!“國務機要費”正在審理當中,其中,檢察官陳瑞仁、張熙懷、林達、法官蔡守訓等人,攻守有據,並不無恥,更不無能。力霸案的弊端中,當上層的政商黑手罩不住了,檢調和金融監理的公務員,馬上辦得虎虎生風。 

  話雖如此,問題仍在。大多數的時間,台灣的政府真的是頗為無恥無能的,該處理的往往沒處理,該替人民服務的,往往都疏漏再疏漏!該抗拒不合理的濫權的,對不起,一定沒勇氣挺身而出! 

  問題出在哪?特別是這幾年以來,台灣陷入“有官無政府、有權沒責任”的狀態中,怎麼會變成這樣呢? 

  核心的問題,當然是官場對權貴的奴性傳統,但在結構上,政府的整個行政機器之運轉,也都出了毛病了。政府有五院、三十幾個部會,十幾萬官員,各有職權,龐大的機器絕不是簡簡單單就可以單獨運轉,或個人意志可以完全掌控。

  悲哀的是,許多規範和制度都崩潰了,政府機制因此變得如今這般之無能,放任權貴無恥妄為。 

  怎會這樣?上周談了台灣文官骨子裡遺傳的“軟骨”基因,本周談一談幾個功能失調,血脈不通之病兆:

  病兆一:

  失去了協調、整合功能

  國民黨時代,“行政院政務委員”曾是非常重要機制,戒嚴時代的時空環境和今不同,在此不表。民主化啟動後到解除戒嚴初期,政務委員往往是由資深部長擔任,如科技教父李國鼎、“福州才子”王昭明、財經政務委員的郭婉容等。 

  “總統”直接民選後;在蕭萬長時代,也是由擔任過“經濟部長”的江丙坤,以“經建會主委”兼任“政務委員”的方式,擔負起跨部會協商之功能,而一手參與竹科打造的楊世緘,也以他在科技政策圈的資歷,整合所有教科文之協商。

  二○○○年政黨輪替後,民進黨首次執政,因為沒有資深部長可以擔綱“政務委員”,“政務委員”因此成了一些新入閣人士歷練官場的機制,這些,“政務委員”對行政體系不熟悉,手下祇有兩個秘書,又沒有政壇資望加持,“政務委員”的協調功能已經在這五年不復再見。



【 第1頁 第2頁 】 


    相關專題: 兩岸時評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