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里沙、金泳三這些過氣政客 為何老跑台灣?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7-01-29 12:17:52  


物以類聚、人以群分。
  中評社香港1月29日電/物以類聚、人以群分。過氣政客、治國無方的華里沙、金泳三,為何經常跑去灣?因為台灣有個和他們一樣、臭味相投的陳水扁!

  中國時報今天社論說,看到波蘭前總統華里沙與南韓前總統金泳三在台北與陳水扁同台開會的場景,其實頗耐人尋味。這些卸任領袖據說都是為參加一場名為“全球新興民主論壇倡議大會”的研討會,花了上千萬預算所邀來的,誰都知道這場政治大拜拜的本意是在拉抬陳水扁的聲勢,好提供他一個平台去倡談什麼“轉型正義”云云。

  社論說,華里沙與金泳三都不是第一次來台北,他們兩人在台灣依舊享有昔日的聲望,也多少還能感受到被鎂光燈追逐的尊榮,但如果今天有機會去到波蘭或南韓,詢問一下該國人民對這兩位卸任元首的評價,恐怕也就明瞭他們為什麼這麼喜歡來台灣了,因為非常反諷的是,他們兩人擔任總統期間所留下的政治遺產,幾乎都是負面的。

  先談華里沙,他在一九八九年領導團結工會上台,當選總統之初他的聲望一度如日中天,然而才執政不久就顯現其完全缺乏治理能力,他所積極推動的國有企業民營化工程完全失敗,不僅造成通貨膨脹加劇,人民生活水平急劇下降,國家整體實力也日趨萎縮。再加上他濫用總統職權,一再向不聽命於他的議會和政府發難,結果才不過短短五年,他就迫使議會兩次改選、政府五次更迭、二十二次否決議會通過的法令,造成政治危機層出不窮,他個人也愈來愈不得人心。

  當時一位波蘭政治評論家曾說:“我們以為華里沙會帶著我們奔向西方,卻沒料到抵達的卻是南方(意指淪為發展中國家)”。人民對執政當局愈來愈失去信心,導致懷舊情緒上升,導致左派力量東山再起。結果華里沙只當了一任總統,一九九五年他就落選了。

  可是華里沙並不願承認選舉失敗,他隨後成立“華里沙研究所”,將全部時間花在演講、接受採訪和無休止地參加競選,但票數越來越低,他曾於一九九七年成立了波蘭第三共和國基督教民主黨,並自任主席,開始為二○○○年的總統競選積極準備,但選舉卻是始料未及的慘敗,只獲得了五%不到的選票,也不得不告別政壇。對波蘭人而言,如今的華里沙已是一名過氣的政客了。 

  再談金泳三,他在一九九二年當選南韓總統,結束南韓長達三十多年的軍人執政。他清楚知道民眾對他的期盼,上任後把反貪腐列為執政第一任務,不僅率先公布自己和家屬的全部財產,並推動官員財產公開的立法,也禁止在一切金融活動中使用假名,以防止官員逃漏稅,有效讓財產公開制度獲得落實。

  然而這些廉政訴求,卻完全栽在他的親信與兒子的種種貪腐作為上,他的次子金賢哲借助父親的影響,介入了包括韓寶集團非法融資案等各種不法事件,大搞政商間的各種權錢交易,儘管金賢哲在政府中沒有擔任任何公職,但周圍卻簇擁著成群黨羽,仰仗總統之子而形成一個深具影響力的政商關係網。結果韓寶非法融資醜聞曝光,金賢哲成為韓國歷史上第一位被捕的現任總統之子,金泳三的廉潔形象也因此破產。 

  更糟糕的是,他的政績也一塌糊塗,他在一九九六年的政績評價已經不到十%,一九九七年十月爆發的金融危機,更令當時本已低迷不振的經濟更見惡化,韓幣大幅貶值,外匯儲備降至谷底,外債與國內失業率節節攀升,整個國家陷入崩潰邊緣,任期倒數中的金泳三政府只好向國際貨幣基金(IMF)求救,形同向國際社會讓出經濟自主權,被當時的韓國人視為是“國恥”。如今金泳三仍被許多韓國人視為是南韓半世紀以來最昏庸無能的總統,他本人在國內的人脈和政治資源也幾乎全面瓦解。 

  中時社論說,回顧這兩位卸任總統的故事,真的會讓人好奇,請他們來台灣幹啥?陳水扁這麼喜歡與他們同台演出,難道是很希望卸任後能加入他們行列?    


    相關專題: 台灣政黨博弈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