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頁 第2頁 】 
胡忠信:李登輝“轉向”與民進黨內鬥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7-02-10 10:13:48  


李登輝接受電視台專訪稱自己從來沒有主張台獨。(資料圖)
  中評社香港2月10日電/李登輝對“台獨”表態的大轉向,可以說是近來政壇、媒體的大事件,是李登輝看法改變了?是島內政局已到了無可救藥的地步?還是李登輝的大謀略與佈局?
  
  台灣資深時事評論員胡忠信今日在新加坡《聯合早報》撰文指出,仔細分析李登輝的言論,他不過是說出了問題的真相:島內政壇人士為了統獨矛盾、藍綠衝突已消耗了太多資源,大家失去了方向感,如果不邁向新路線,最後將是原地踏步,沒完沒了內耗,在東亞經濟區塊被邊緣化。
  
  “惡聲至,必反之”。獨派認為李登輝出賣了“台獨”理念,撻伐之聲不斷。而深藍者採取一貫不信任立場,猜忌李登輝的轉變。

  出賣了“台獨”理念?
  
  文章說,李登輝執政12年,功過自待史家定論。他過去六年多透過台聯黨影響政局,各方看法不一。然而,陳水扁深陷“國務機要費”官司,政黨之間已無共識可言,媒體政論節目又陷入了情緒化與帶著仇恨的罵戰,尋找一條中間解套之道,此用心立意應予以正面回應。
  
  統獨矛盾一直是根深蒂固的社會政治問題。隨著政黨輪替、朝野互換,統一、獨立不再只是理念,而是選舉動員,甚至是意識形態的工具。正如法國大革命的雅各賓黨人一樣,意見不合者就被送上斷頭臺,思想理念與政治鬥爭糾葛在一起,不正是目前臺灣政壇的墮落現象?回歸到民生主軸,培養理性、公共政策辯論空間,用尊重、理解方式包容不同意見,不正是台灣最需要的民主內涵?

  陳水扁身陷醜聞風暴與官司,正如獵物被驅趕入牢籠一樣,只是做無意義的抗爭,政府大事停擺才是問題所在。今明兩年是“立委”、“總統”大選年,也是政治板塊重整的時刻,陳水扁機不可失,運用候選人提名機會重掌權力,用獨派檢驗忠誠度,並把自己與獨派綁在一起,形成一股非常詭異的政治氛圍。

  陳水扁以迅雷不及掩耳方式調動軍情系統人事,顯見他力挽狂瀾、穩固權位的決心。軍方為了參謀總長之爭,已影響了軍方高層的和諧,最後是由霍守業出任,用老學長壓住陣腳,同時也是為“文人領軍”鋪路,說穿了就是早晚讓陳水扁嫡系柯承亨接掌台“國防部長”位置。 
  
  文章指出,邱義仁、陳唐山互調位置,由邱義仁回鍋擔任“總統府”秘書長,就是站在戰鬥位置,針對“立委”、“總統”大選擔任掌舵者,操盤選舉事宜。陳唐山發言直率,不適擔任媒體發言角色,尤其“國務機要費”官司敏感而複雜,邱義仁沉穩內斂的個性較不會引發爭議。

  許惠佑出任台“國安局長”,更可見陳水扁對外省軍人的不信任。許惠佑由藍轉綠,一路上表態效忠,終獲信任。許惠佑的好鬥性格,與邱義仁相互搭配,也是針對國民黨而來,用許惠佑可壓住情治陣腳,以防選舉有突發狀況發生。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