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旗 |
|
國徽 |
【國名】蒙古國 (Mongolia)
【國旗】呈橫長方形,長與寬之比為2:1,旗面由三個垂直相等的豎長方形組成,兩邊為紅色,中間為藍色。左邊的紅色長方形中有黃色的火、太陽、月亮、長方形、三角形和陰陽圖案。旗面上的紅色和藍色是蒙古人民喜愛的傳統顏色,紅色象徵快樂和勝利,藍色象徵忠於祖國,黃色是民族自由和獨立的象徵。火、太陽、月亮表示祝人民世代興隆永生;三角形、長方形代表人民的智慧、正直和忠於職責;陰陽圖案象徵和諧與協作;兩個垂直的長方形象徵國家堅固的屏障。
【國徽】 呈圓形。圓面為藍色,中間是一匹飛奔的駿馬,馬中間的圖案與國旗上的相同,馬之下是一個法輪。圓周由褐色和金黃色的花紋裝飾,下方飾以白色的荷花花瓣,頂端是三顆寶石。
【獨立日】3月13日(1921年)
【國慶日】7月11日(1921年)
【憲法紀念日】1月13日(1992年)
【春節】蒙語稱“白月”,日期與我國藏曆新年相同,是蒙古民間最隆重的節日,以前稱為“牧民節”,只在牧區慶祝。1988年12月,蒙古大人民呼拉爾主席團決定,春節為全民的節日。
【國慶節-那達慕】7月11日。1921年蒙古人民革命黨領導的人民革命取得勝利,7月10日,在庫倫(今烏蘭巴托)成立君主立憲政府。蒙後定其次日為國慶日。1997年6月13日,蒙古國慶中央委員會第三次會議決定將蒙國慶易名為“國慶節-那達慕”。那達慕,蒙語意為“遊戲”或者“娛樂”,原指蒙古民族歷史悠久的“男子三競技”(摔跤、賽馬和射箭),現指一種按著古老的傳統方式舉行的集體娛樂活動,富有濃郁的民族特點。1922年起,定期在每年的7月11日舉行,成為蒙古國慶活動的一個主要組成部分。
【國家政要】總統查希亞.額勒貝格道爾吉,2009年5月當選,6月就職;總理蘇赫巴托爾.巴特包勒德,2009年10月任職;國家大呼拉爾主席達木丁.登貝爾勒,2008年9月當選。
【自然地理】面積為156.65萬平方公里,是亞洲中部的內陸國家,地處蒙古高原。東、南、西三面與中國接壤,北面同俄羅斯的西伯利亞為鄰。西部、北部和中部多為山地,東部為丘陵平原,南部是戈壁沙漠。山地間多河流、湖泊,主要河流為色楞格河及其支流鄂爾渾河。境內有大小湖泊3000多個,總面積達1.5萬餘平方公里。庫蘇古爾湖位於蒙古國北部,是蒙古國最大的湖泊,其水域總面積為2760平方公里,素有“東方的藍色珍珠”之美譽。庫蘇古爾湖的動植物群落與位於其東部200公裡外的俄羅斯貝加爾湖有相近的起源。蒙古國屬典型的大陸型氣候。冬季最低氣溫可至-40℃,夏季最高氣溫達35℃。
【人口】260萬(截止到2007年年底)。蒙古是一個地廣人稀的草原之國,平均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公里1.5人。人口以喀爾喀蒙古族為主,約佔全國人口的80%,此外,還有哈薩克族、杜爾伯特、巴雅特、布里亞特等15個少數民族。過去大約40%的人口居住在鄉下,20世紀90年代以來城市居民佔總人口的80%,其中生活在烏蘭巴托的居民佔全國居民總數的1/4。農業人口主要由飼養牲畜的遊牧民組成。主要語言為喀爾喀蒙古語。居民主要信奉喇嘛教,根據《國家與寺廟關係法》的規定,喇嘛教為國教。還有一些居民信奉土著黃教和伊斯蘭教。
蒙古民族是一個遊牧民族,善於騎馬,因此也被稱為“馬背民族”。蒙古人愛馬,並將其視如珍寶,在蒙古的國徽上就畫有一匹駿馬。
【首都】烏蘭巴托(Ulan Bator)。人口約100萬(2006年底)。平均氣溫為-2.9℃。
蒙古包是蒙古人祖祖輩輩住慣了的移動房屋,是牧民在草原上逐水草而居的家。首都烏蘭巴托曾被稱為“氈包之城”,就是在今天的這座現代化城市里,也能在林立的高樓之間見到蒙古包。
【行政區劃】 除首都外,全國劃有21個省:後杭愛省、巴彥烏勒蓋省、巴彥洪格爾省、布爾幹省、戈壁阿爾泰省、東戈壁省、東方省、中戈壁省、扎布汗省、前杭愛省、南戈壁省、蘇赫巴托爾省、色楞格省、中央省、烏布蘇省、科布多省、庫蘇古爾省、肯特省、鄂爾渾省、達爾汗烏勒省和戈壁蘇木貝爾省。
【簡史】蒙古國原稱外蒙古或喀爾喀蒙古。蒙古民族有數千年的歷史。西元13世紀初,成吉思汗統一大漠南北各部落,建立統一的蒙古汗國。1279-1368年建立元朝。1911年12月蒙古王公在沙俄支援下宣佈“自治”。1919年放棄“自治”。1921年蒙古人民革命成功,同年7月11日成立了君主立憲政府。1924年11月26日廢除君主立憲,成立蒙古人民共和國 (the people's republic ofmongolia)。1945年2月,英、美、蘇三國首腦雅爾塔會議規定,“外蒙古(蒙古人民共和國)的現狀須予維持”,並以此作為蘇參加對日作戰的條件之一。1946年1月5日,當時的中國政府承認外蒙古獨立。1992年2月改名為“蒙古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