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中:印度與中國是合作夥伴還是競爭對手?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6-04-28 09:41:40  


  中評社香港4月29日電/旅美退休教授、原印度中國研究所主席譚中在即將出版的5月號《中國評論》撰文,談中印關係。他指出,中國和印度是“合作夥伴”而非“競爭對手”。

  文章首先為中印關係定位:趁“中印競爭論”還沒有根深蒂固的今天,就應該澄清思想,未雨綢繆。可以從三個角度來看中印並非“競爭對手”而是“合作夥伴”:

  ——從兩千多年中印兩大文明的交往來看,中國和印度既是世界僅有的兩大可持續發展文明,又是漫長歷史上世界僅有的兩大共同繁榮的難兄難弟。

  ——雖然在一九六二年有過中印邊境戰爭,但中印關系五十多年和平發展,和中美關系的尖銳矛盾以及驚濤駭浪形成對比。既然中美能化險為夷、化戾氣為祥和,中印關系青雲直上更會是水到渠成的。

  ——從當前印度統治精英的對華態度來看,中印關系肯定會發展成“合作夥伴”而非“競爭對手”。

  文章在回顧了中印關係的歷史淵源后指出,縱使在一九六二年發生過中印邊境戰爭,中印關系五十多年的總發展趨勢仍然是和平的,不像中美關系那樣驚濤駭浪,因此說明兩國之間根本不存在彼此成為“競爭對手”的問題。

  對於尼赫魯在中印關系中扮演的角色所引起爭論,文章認爲,人們評論他的時候,應該用歷史唯物論的辯證觀點看他是否與時俱進,而不是片斷地取出他某一句話或某一件事來貶低他的偉大。

  在談到印度統治精英如何看待中印關系時,文章援引了印度駐華大使蘇理寧的話:“中美關系既深且廣,印美關系需要二十年功夫才能發展到那樣的程度。二十年以後,中美關系又不知會達到何等高度了。”中美之間雖然“共同價值觀念”不怎麼強,但是“共同利益”已經大大超過美國和它絕大多數盟國的關系。可以這樣說:美國當今的繁榮可以沒有韓國、甚至可以沒有英國,但不能沒有中國。印美之間雖然“共同價值觀念”強,但在“共同利益”方面的發展就遠遠不及中美關系了。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