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照:這樣一個“官不聊生”的時代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6-08-10 11:14:31  


怎麼官會那麼難當?報廢率這麼高!簡單地說,因為目前環境還真是“官不聊生”。
  中評社香港8月10日電/官員在這個社會上,失去了尊嚴,也失去了信任。台灣的社會,陷入了一種“厭官症”、“恐官症”的情結裡。聽到有官員講話,就覺得噁心、無聊,看到官員做的任何決定,很自然地就猜測:“你要從這中間撈什麼好處?” 

  台灣新一期《新新聞》由楊照撰寫的文章說,五十天內,台灣內閣換了三個部長,而且還都不是小部長,財政部、經濟部、交通部;而且還沒算進去因為龔照勝遲遲不肯辭職才沒有正式換人的金管會。 

  怎麼官會那麼難當?報廢率這麼高!簡單地說,因為目前環境還真是“官不聊生”。 

  以前講“官不聊生”,通常抱怨的是立法院的惡形惡狀,使得做官的一進議場,就痛苦不堪。多少不管是為名為利或為一展抱負,而有意於他途的人,一旦想到做官必須那樣被民意代表作賤蹧蹋,都乾脆放棄算了。 

  不過今天的“官不聊生”,和立法院無關,毋寧是從政掌有權力、運用權力的人,自己創造出來的惡劣環境。 

  文章說,“官不聊生”的第一個原因,是政治這個行業,越來越難獲得尊重。一條接一條的弊案、一個接一個被拆穿的謊言,別忘了竟然還有一個接一個被收押的高官,從“總統府”副秘書長到國科會副主委到內政部政次,這種氣氛下,誰會覺得從政當官,是件光榮、值得驕傲的事? 

  除了有弊案纏身的官員外,還有更多不進入狀況,一天到晚鬧笑話的官員。大剌剌戴墨鏡坐大位和老院士合照的“總統府”副秘書長、說“罄竹難書”不一定形容壞事的教育部長、還有說康德是講“我思故我在”存在主義哲學家的“外交部長”。喔,差點漏掉了——努力“拚治安”卻對經濟政策沒想法沒看法的經濟部長。 

  文章說,官員在這個社會上,失去了尊嚴,也失去了信任。台灣的社會,陷入了一種“厭官症”、“恐官症”的情結裡。聽到有官員講話,就覺得噁心、無聊,看到官員做的任何決定,很自然地就猜測:“你要從這中間撈什麼好處?” 

  在這種普遍氣氛下,做官當然難、當然辛苦了。可是怪得了誰?從握有最高權力的人開始,多少官員根本不在乎不看重自己身分地位附帶的規約責任,他們破壞掉了官員能夠坐穩位子、能夠在位子上做事的基礎。 

  真是要“業障”夠深的人,才會在這種時候,倒楣去當官。不過,“官不聊生”最後付出代價的,畢竟還是這個“國家”、這個社會。“官不聊生”到這種程度,什麼人才還願意往大坑裡跳,自愛自重的人,避官位如避鬼一般,政府公共事務怎麼可能有好的經營?找不到人才,祇能用庸才充數,結果更讓人看不起官員,官員更做不了事,那麼,國家糜爛將是必然、僅有的結果。 

  還有更嚴重的後遺症。當全民都用看賊防賊的態度來看官防官,那麼就算有心有能力的官員,也必定被綁死了手腳,無從做起。偏偏台灣真的不是個已經擁有完善制度,可以自動運作的“國家”,而是個還有太多需要魄力來改革開創的地方。全民防官,官就祇能保守因循、唯唯諾諾,公權力也就必然不彰,無法發揮力量了。 

  文章又說,“殺頭的生意有人幹,賠錢的生意沒人幹”,以前不惜提著腦袋搞革命的民進黨人,也真厲害,幾年內把政治權力弄壞弄臭,變成了“賠錢生意”。一坐上官位,就賠上自己的人格、尊嚴、社會身分乃至專業地位,官越大越是被社會指指點點,郭瑤琪辭職不足怪,辭職後開懷大笑也不足怪,真正奇怪的是反而是:什麼樣的人還能在官位上坐得住、不辭職呢? 


    相關專題: 兩岸時評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