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東盟與中日韓(10+3)領導人會議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11-17 11:06:21  


2010年5月30日,第三次中日韓領導人會議第二階段會議在南韓濟州島舉行。這是會後溫家寶總理和南韓總統李明博、日本首相鳩山由紀夫共同會見記者。
  東盟與中日韓(10+3)領導人會議,是指東盟10國(文萊、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菲律賓、新加坡、泰國、越南、老撾、緬甸、柬埔寨)領導人與中國、日本、韓國3國領導人舉行的會議。會議是東盟於1997年成立30周年時發起的。“10+3”是指東盟10國和中日韓3國合作機制的簡稱。

  20世紀90年代後期,在經濟全球化浪潮的衝擊下,東盟國家逐步認識到啟動新的合作層次、構築全方位合作關係的重要性,並決定開展“外向型”經濟合作。在這種形勢下,“10+3”合作機制應運而生。近年來,“10+3”已發展成為東亞合作的主要渠道,被認為是亞洲地區的發展方向和振興的重要標誌。

  近年來,“10+3”合作機制以經濟合作為重點,逐漸向政治、安全、文化等領域拓展,已經形成了多層次、寬領域、全方位的良好局面。“10+3”在18個領域建立了約50個不同層次的對話機制,其中包括外交、經濟、財政、農林、勞動、旅遊、環境、文化、打擊跨國犯罪、衛生、能源、信息通信、社會福利與發展、創新政府管理等14個部長會議機制。在“10+3”合作機制下,每年均召開首腦會議、部長會議、高官會議和工作層會議。

  中國為“10+3”和“10+1”合作機制的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在1997年舉行的領導人非正式會議上,中國與東盟領導人發表的《聯合宣言》,確定了雙邊睦鄰互信夥伴關係。2002年,中國與東盟簽署了《全面經濟合作框架協議》,確定了2010年建立自由貿易區的目標。2003年,在第七次“10+3”和“10+1”會晤期間,溫家寶總理與東盟10國領導人簽署了《面向和平與繁榮的戰略夥伴關係聯合宣言》,出席了中國加入《東南亞友好合作條約》的簽字儀式。
 
  【歷次東盟與中日韓領導人會議】

  1997年12月15日,首次東盟與中日韓領導人會議在馬來西亞首都吉隆坡舉行。東盟各國和中日韓3國領導人主要就21世紀東亞地區的前景、發展和合作問題坦誠、深入地交換了意見,取得了廣泛共識。江澤民主席在會上發表了題為《攜手合作,共創未來》的重要講話,回顧了東亞國家近二三十年來所發生的深刻變化和取得的巨大進步。

  1998年12月16日,第二次東盟-中日韓領導人會議在越南首都河內舉行。東盟各國和中日韓3國領導人就如何加強東亞國家之間的合作,克服金融危機的影響,維護地區的和平、穩定與發展交換了意見。他們一致認為,這種會議非常重要,有利於加強東盟各國和中日韓三國之間的合作。胡錦濤副主席在會上發表講話,就東亞如何擺脫金融危機、恢復經濟增長提出了中方的建議。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