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東盟與中國(10+1)領導人會議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11-17 11:13:37  


2007年11月20日,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在新加坡出席第十一次中國與東盟領導人會議。這是會議開始前溫家寶總理和東盟10國領導人合影。
  東盟與中國(“10+1”)領導人會議是指東盟10國(文萊、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菲律賓、新加坡、泰國、越南、老撾、緬甸、柬埔寨)與中國領導人間舉行的會議。“10+1”指的是東盟10國分別與中日韓3國(即3個“10+1”)合作機制的簡稱。

  20世紀90年代後期,在經濟全球化浪潮的衝擊下,東盟國家逐步認識到啟動新的合作層次、構築全方位合作關係的重要性,並決定開展“外向型”經濟合作。在這種形勢下,“10+1”合作機制應運而生。

  近年來,“10+1”合作機制以經濟合作為重點,逐漸向政治、安全、文化等領域拓展,已經形成了多層次、寬領域、全方位的良好局面。“10+1”確定了五大重點合作領域,即農業、信息通信、人力資源開發、相互投資和湄公河流域開發。在“10+1”合作機制下,每年均召開首腦會議、部長會議、高官會議和工作層會議。

  除了東盟10國與中日韓3國舉行每年機制化的“10+1”會議外,東盟還與其他域外國家展開不定期的“10+1”對話合作。

  中國為“10+3”和“10+1”合作機制的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在1997年舉行的領導人非正式會議上,中國與東盟領導人發表的《聯合宣言》,確定了雙邊睦鄰互信夥伴關係。2002年,中國與東盟簽署了《全面經濟合作框架協議》,確定了2010年建立自由貿易區的目標。2003年,在第七次“10+3”和“10+1”會晤期間,溫家寶總理與東盟10國領導人簽署了《面向和平與繁榮的戰略夥伴關係聯合宣言》,出席了中國加入《東南亞友好合作條約》的簽字儀式。

  2004年,溫家寶總理出席第八次“10+1”領導人會議,雙方簽署了《中國—東盟全面經濟合作框架協議貨物貿易協議》和《中國—東盟爭端解決機制協議》。

  歷次東盟與中國領導人會議

  1997年12月16日,首次東盟-中國領導人非正式會議在馬來西亞首都吉隆坡舉行。江澤民主席出席了會議。會上江澤民主席發表了題為《建立面向21世紀的睦鄰互信夥伴關係》的重要講話。會議發表了《中華人民共和國與東盟國家首腦會晤聯合聲明》,確立了中國與東盟面向21世紀的睦鄰互信夥伴關係。

  1998年12月16日,第二次東盟-中國領導人非正式會議在越南首都河內舉行。胡錦濤副主席出席了會議。雙方同意通過全面對話合作框架,開辟多種合作渠道,通過平等友好協商,進一步推進睦鄰互信夥伴關係的發展。

  1999年11月28日,第三次東盟-中國領導人非正式會議在菲律賓首都馬尼拉舉行。朱熔基總理在會上提出了中方加強與東盟睦鄰互信夥伴關係的主張和具體建議,表示中國將繼續深化與東盟各國在各個領域的對話與合作。東盟各國高度評價中國在亞洲金融危機中給予東盟國家的支持和援助。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