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蘭州解放後,人民解放軍受到蘭州市民的熱烈歡迎。 |
1949年8月12日至26日,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一野戰軍發起西北解放戰爭中規模最大、戰鬥最激烈的城市攻堅戰——蘭州戰役。此役的勝利,不僅消滅國民黨軍在西北地區戰鬥力最強、反共最堅決的馬步芳主力,使西北其他敵軍完全陷於分散、孤立之境地,而且打通了我軍西進青海、寧夏和甘肅河西的門戶,為進軍新疆創造有利條件。
審時度勢,乘勝策劃決戰計劃。1949年4月起,第一野戰軍轉入解放大西北的戰略進攻,相繼解放西安、發起扶眉戰役,殲滅盤踞西北的國民黨軍胡宗南部主力。馬步芳部和馬鴻逵部懾於我軍強大攻勢未敢出援,向隴東撤去。國民黨政府行政院院長閻錫山緊急召開西北聯防會議,策劃蘭州決戰。會議決定令馬步芳部主力撤至蘭州,憑險據守,吸引第一野戰軍主力深入蘭州城下,而後馬鴻逵部、胡宗南部夾擊圍殲第一野戰軍於蘭州外圍,借此達成固守西北、屏障西南、保存實力的目的,進而為國民黨反動派卷土重來提供戰略配合。
遵照中央軍委《解決西北敵軍的方針》的指示精神,第一野戰軍司令員兼政治委員彭德懷綜觀西北戰場態勢,決心乘勝發起蘭州戰役,集中主力攻取蘭州、西寧,並確立“力爭同馬步芳部決戰於蘭州,嚴防敵逃回青海”的作戰方針。8月12日至20日,第一野戰軍採取鉗制援敵、攻擊前進、分割包圍等戰術,相繼攻占定西、榆中、臨洮等地,直逼蘭州近郊,開始進行攻擊蘭州城的戰鬥準備。
外圍受挫,及時調整戰役部署。蘭州為甘肅、寧夏、青海、新疆的樞紐,時為國民黨在西北的政治、軍事中心。蘭州北臨黃河,其餘三面環山,特別是城南郊群山環繞、山勢陡峭、溝壑縱橫,地勢十分險要。國民黨軍在蘭州構築起以城南高地為屏障,以堅固永備陣地工事和各類障礙物為主陣地,以外壕和環山公路為機動支撐,以削壁隱蔽側射火力點為補充的完備防禦體系。馬步芳部以善於山地和機動作戰、步兵與騎兵相互配合的2個主力軍、近5萬人據守蘭州,並吹噓“蘭州是攻不破的鐵城”。
8月21日,我軍乘勢向蘭州外圍馬架山、營盤嶺、狗娃山等要地發起攻擊。守敵憑借互相連通的明碉暗堡、3道環形削壁和各類障礙工事頑固抵抗。經1天激戰,我軍未攻下守敵一個陣地,且傷亡較大。彭德懷當即指示各部隊暫停進攻,以3天時間認真總結經驗教訓,以利再戰。22日至24日,第一野戰軍在敵不斷反擊襲擾下進行再次攻擊準備,各部隊深刻反思,認真總結經驗教訓。同時,各部隊積極改進攻城戰法,調整兵力部署。彭德懷指導各部隊指揮員仔細勘察地形、反覆夜摸道路,並採取“發揚軍事民主、組織沙盤作業”等方式,廣泛發動官兵集智攻關研究破敵堅固陣地的戰術技術,緊前開展總攻前的物資器材準備。為提升士氣、爭取民心,各部隊深入開展政治動員,通過“進一步明確戰鬥目標、交流攻城經驗”等方式,增強全體官兵奪取勝利的信心。針對蘭州城內群眾長期受馬步芳剝削壓迫、對人民解放軍瞭解少等實際,我軍指戰員充分利用行軍間隙幫助群眾做好事,打消群眾顧慮,發動社會各界人士勸解在馬家軍中的親友投降,此舉對瓦解敵軍起到很好的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