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瑞典向美軍開放基地難獲“安全保障”
http://www.CRNTT.com   2024-06-25 09:34:29


  中評社北京6月25日電/不久前,瑞典議會批准了去年12月同美國簽署的一項防務合作協議,允許美軍使用瑞典全境17個軍事基地、軍用機場和地面部隊駐地。根據協議,美軍可在這些地方部署軍事人員和物資並進行演習。在俄烏衝突持續延宕的背景下,瑞典急於加強同美國的軍事合作,以期從中獲得某種“安全保障”,但只會讓其離安全越來越遠。

  “這一協議明確了美軍事人員不受瑞典法律的約束,意味著美軍可‘不受阻礙’地在瑞典境內開展相關軍事行動。”北京外國語大學歐盟與區域發展研究中心主任崔洪建表示,俄烏衝突爆發以來,瑞典方面對所謂來自俄羅斯的安全威脅認知不斷上升,持續深化同美國的雙邊軍事合作,向美國開放其境內所有軍事基地便是其中一項重要內容。同時,瑞典還謀求與美國主導下的北約進行軍事框架整合,加速融入北約作戰體系。

  除瑞典外,美國還與芬蘭、丹麥簽署了防務合作協議,三國共向美國開放多達35處軍事基地。加之美國與挪威、冰島此前已簽署類似防務協議,美軍在北歐地區的軍事存在將進一步加強,未來前出北極地區也將更為便捷。

  “同北歐其他國家相比,瑞典目前採取的軍事政策顯得更為激進。”崔洪建認為,這是由其獨特的地緣戰略位置,以及與北約的軍事整合前景決定的。從地理位置上看,瑞典不像芬蘭那樣和俄羅斯有漫長的共同邊境線,在升級同美國的軍事關係時,對俄羅斯的顧忌相對較少。但其所屬哥得蘭島具有重要的軍事戰略意義,從這裡可以控制波羅的海的海上航線,包括通往芬蘭灣以及俄第二大城市聖彼得堡的通道。另外,瑞典軍工產業的本土化水平較高,對自身軍事實力的信心也就更強。這些因素共同構成了瑞典近期政策轉向的內在邏輯。

  “從美國的角度看,其近來和北歐國家紛紛簽署系列雙邊防務協議,意在利用烏克蘭危機打造並加強所謂的北約北翼。”崔洪建表示,一段時間以來,北約重點從波羅的海三國到中東歐國家一線來對俄進行地緣圍堵施壓。烏克蘭危機爆發後,特別是芬蘭、瑞典加入北約後,北約北翼成為美國和北約對俄進行前沿威懾的一個重要方向。如果北歐國家提出要求,美國的核保護傘可能繼續延伸到北歐地區甚至北極地區。同時,俄烏衝突的走向,也會對北約北翼的成型以及擴張產生重要影響。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