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學者稱以色列支持者左右美決策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6-07-28 02:18:21  


  中評社溫哥華7月27日電/ 兩位美國著名學者最近發表了他們就美國跟以色列的密切關係所做的研究論文。這項研究引起了激烈辯論,辯論的焦點是以色列在美國政治中所起的作用。芝加哥大學的約翰.米爾斯海默和哈佛大學的斯蒂芬.沃爾特說,以色列遊說勢力在美國的中東政策上發揮著強大的影響力。他們在有關這個課題的論文中廣徵博引,可是仍然具有高度的爭議性。論文於今年早些時候首次發表在《倫敦書評》期刊上。他們認為,在有關以色列的問題上,有組織的以色列支持者左右了美國國會的立法和總統的決策。 

  據《美國之音》報道,沃爾特教授表示,這並不總是符合美國的國家利益。他說:“在9/11之後,我們和許多其他美國人一起意識到,美國的外交政策需要重新制訂,於是我們倆都開始更多地思考這個問題。這個想法開始把我們的注意力集中在美國的那股政治力量上面。那股政治力量在妨礙美國在那個地區追逐國家的根本利益。” 

  *美以公事會在國會遊說* 

  米爾斯海默和沃爾特兩位教授把以色列遊說勢力定義為重要人物和親以色列團體的鬆散聯盟,他們並不全是猶太人。沃爾特教授說,其中最重要的團體是美國以色列公共事務委員會,簡稱美以公事會。沃爾特說:“美以公事會的主要任務就是確保美國對以色列的支持不受任何干擾。不管以色列的行為如何,他們都要保證美國支持它,並且繼續提供每年數十億美元的援助。這涉及向持同情態度的國會議員輸送競選捐款,而被視為不可靠的國會議員則得不到競選捐款。他們一直特別擅長此道,資金充足,組織良好,相當無情。” 

  *以色列是美國最大受援國* 

  沃爾特說,美國政府向以色列每年援助將近三十億美元,作為對外援助,比任何一個國家所得到都多,美國並且在以色列跟巴勒斯坦人和其他中東國家打交道方面提供外交支援。以紐約為基地的反誹謗聯盟等一些猶太人組織爭論說,密切的美以關係符合美國的國家利益。他們指出,以色列得到了美國公眾的廣泛支持。反誹謗聯盟全國主任亞伯拉罕.福克斯說:“過去五六十年所發生的事情是,美國人民在兩黨制度下,儘管他們可能不是每件事情都意見一致,但是都因為以色列的民主制度和西方價值觀而支持這個國家。所謂這種支持是一夥能夠控制國會、政府和媒體成員的猶太人造出來的說法是荒謬的。”福克斯說,美國以色列公共事務委員會的運作方式跟美國的任何其他遊說團體一樣。他說:“美以公事會報告它的財務狀況,公開活動,跟國會議員和行政官員談話。這在美國是很正常的事情。我們有關於各種問題的說客,這種做法並沒有見不得人的地方。” 

  *親以色列團體稱並未事事如願* 

  美國最老的親以色列團體、1897年成立的[美國猶太複國主義組織]的負責人莫頓.克萊因說,以色列的支援者不像米爾斯海默和沃爾特兩位教授所說的那麼強大。他說: “以色列遊說勢力過去10年有很多案子都失敗了。他們沒能把美國大使館搬遷到耶路撒冷,沒能制止和平路線圖計劃,我們認為這個路線圖對美國和以色列都有害。他們未能阻止美國譴責以色列1981年除掉薩達姆.侯塞因的核反應爐。事實上,在以色列有權使用任何必要方式保衛以色列人民的問題上,美國沒有更多給予的支援,我對此感到失望。美國的政策一直都是建立在它認為對美國最有利的基礎上。” 

  不過,其他一些人儘管支持以色列,但仍然說米爾斯海默和沃爾特的論點有些根據。紐約大學的托尼.于特說,遊說團體的活動有時候並不符合以色列的最佳利益。他說:“遊說勢力壓制了美國國內的批評,哪怕是批評連美國官方也不贊同的事情,比如佔領區的定居點。這對美國是糟糕的,因為這使得美國看上好像在國際事務中是以色列無條件的支援者。這對於以色列也是糟糕的。有許多以色列人對他們的政府所做的許多事情持強烈批評態度,但是他們被壓制了,因為他們的政府說:‘瞧,我們做了這個事情,而美國人好像並不介意,他們看來表示贊同。所以,我們為什麼要聽國內批評人士的話呢?’” 

  *爭論遠未結束* 

  于特教授說,向批評遊說勢力的人士進行嚴厲抨擊,對於公開的言論具有寒蟬效應。他說:“ 在米爾斯海默和沃爾特以及其他人提出的問題中有很多問題沒有得到充份的評論。我認為,這是因為有一種被誇大了的、但是確實存在的恐懼,怕被認為是反以色列的。如果你是反以色列的,那麼你就在某種程度上是反猶太人的。”于特和其他觀察人士還說,就左右美國外交政策的各種不同因素展開真誠和公開討論是美國民主制度的組成部份。圍繞米爾斯海默和沃爾特的文章展開的辯論,可能不會很快結束。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