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日報:觀察員之死 聯合國難重振威信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6-07-30 12:27:07  


  中評社香港7月30日電/馬來西亞《星洲日報》的“每日時評”今天發表題為“聯合國難重振威信”的評論文章,指出如果今天炸死聯合國觀察人員的是黎巴嫩真主黨,而不是以色列,聯合國安理會譴責的聲明,就肯定不會一波多折,國際社會也肯定會不假思索地對這種殘暴行徑給予譴責。

  但是,今次作出這種莽撞殘暴行為的是美國的親密盟友以色列,聲明立即被大打折扣,非但沒有任何譴責、批評的字眼,只對這種濫殺無辜的行徑表達“震驚與不安”。

  文章指出,今次的黎巴嫩危機,又再一次地暴露出聯合國在斡旋國際糾紛上的無力感,以及背後受到美國掣肘的尷尬處境。

  在以色列大量炮轟黎巴嫩的基礎設施及平民、全球各地陸續出現聲援黎巴嫩的聲浪後,聯合國秘書長安南才急急忙忙提出停火計劃,但是安南的停火計劃,不但遭到正陷入烽火的兩方拒絕,就連美國與英國都不賞臉,還立即唱反調,表明不主張立即停火。結果停火協議就這樣不了了之。

  文章表示,阻止不了戰火還不止,在戰事越打越烈之際,聯合國在黎巴嫩南部的觀察哨站也成了以軍的轟炸目標,並有4名國際觀察員送命。

  安南在接獲消息後滿腔憤怒,直批以色列是蓄意攻擊聯合國觀察哨站的。大家原以為國際社會的譴責聲會進一步升高,進而能有效地遏制以色列在黎巴嫩的濫殺行徑。

  文章指出,很可惜,向來義憤填膺的美國,在這種情況下非但不出聲,而且還繼續維護以色列的自衛權,結果幾天下來,安南只好放低罵聲。於是,炮火停息無望,反而又再一次凸顯聯合國在處理國際事務上的軟弱無力。

  其實,早在美國於2003年時越過聯合國揮軍攻打伊拉克後,聯合國的力量及形象即已大被削弱,這也是最近幾年,聯合國一直積極尋求改革的原因。

  文章最後認為,但是,聯合國只要一天還受制於美英為首的西方國家,安理會的任何決議都會向西方傾斜,聯合國要重振威信談何容易?就算新選出的下一任聯合國秘書長是亞洲人,大概命運也會跟安南差不多。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