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數十專組 分赴各國取經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6-09-04 08:36:34  


中共十六屆六中全會將提出一張科學指引中國社會建設和管理的路線圖。圖為總書記胡錦濤、總理溫家寶在一次會議上。(資料圖片)
  中評社香港9月4日電/以社會管理作為專門議題納入中央全會,十六屆六中全會可謂開創了中共黨史的先河。為了開好這次全會,提出一份中國構建和諧社會的綱領性文件,中央決策層不閉門造車,而是放眼國際,廣泛取經,借鑒他國管理社會的經驗,為六中全會做思想和理論準備,以期提出一張科學指引中國社會建設和管理的路線圖。 

  文匯報報道,作為六中全會文件起草組的負責人,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家副主席曾慶紅早在去年2月中央黨校省部級領導幹部關於構建和諧社會研討班結業式上發表講話時就指出: 

  “要把社會主義社會建設的理論研究,同加強對我國歷史上關於社會建設理論的研究和對國外關於社會建設的研究結合起來,同對產業革命以來資本主義國家的工業化、城市化進程及其發展規律的研究結合起來,特別是同20世紀70年代以來東亞和拉美國家及地區的發展道路和發展結果的研究結合起來,從而使我們關於新形勢下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理論更加完備,使我們推進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的工作更加富有成效。” 

  派數十調研組 題目廣泛 

  根據中央的統一部署,中央和地方有關部門不僅派出調研組深入各地,就如何構建和諧社會進行全方位、多層次考察,為六中全會做理論和諮訊準備,更是放眼國際,拓寬視野,積極引進他山之石,以充實和刷新中國執政黨管理社會的理念和實踐。 

  據了解,從去年以來到現在,中央有關部門已經先後派出了數十個調研組,分赴歐洲、北美、拉美、東亞、非洲等不同發展水平的國家和地區,考察這些國家和地區管理社會的經驗和教訓。這些調研組的目的地選擇都有針對性,調研題目非常豐富,從社會分配到福利制度,從民間組織到勞資關係,從社區管理到突發應急,可謂內容廣泛,包羅萬象。每個調研組都會提出調研報告和建議,為中央制定和諧社會的綱領性文件提供鮮活參考。 

  順應發展潮流 革新綱領 

  中共中央對外聯絡部部長王家瑞指出,從世界政黨政治的實踐看,執政黨加強執政能力建設,有一些共性的東西。雖然各國政黨的執政模式不同,它們的性質、信仰、綱領、執政理念、社會基礎等都千差萬別,但作為執政黨,這些黨在執政能力建設方面仍存在一些共同的規律。尤其是在當前的形勢下,全球化、信息化、市場化、民主化迅猛發展,一些執政黨順應時代發展潮流,加大自身建設力度,取得顯著成效,其做法和經驗十分值得研究。 

  在介紹他國執政黨執政經驗方面,王家瑞認為,當今各國國內的社會思潮、社會矛盾日益複雜,各種國內外突發事件層出不窮,局勢也變得難以預料。任何負責任的執政黨,必須建立和強化危機防範與處理機制,努力提高自己駕馭複雜局面、應對突發事件和化解重大危機的能力。在社會分化組合加快和文化發展日益多元化的背景下,一些政黨在思想理論綱領革新方面表現出更大的靈活性和包容性。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