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依賴石油進口影響國家安全?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6-10-13 07:14:36  


  中評社溫哥華10月12日電/ 美國一個外交智囊機構報告說,美國對進口石油的依賴會對美國的外交政策和國家安全事務形成不利影響。報告建議美國政府將能源問題與外交政策結合起來,因為當前美國政府在這些方面還做得不夠。然而一些能源經濟學者批評說,政府不應當介入自由市場;即便介入也於事無補。

  據《美國之音》報道,由美國外交政策智囊機構外交關係委員會贊助的一個獨立工作組在這份報告中指出,美國對進口石油的依賴擴大了它在戰略方面的薄弱面,並且對外交政策和國家安全形成掣肘。這個題為《美國對石油的依賴在國家安全方面的影響》的報告認為,由於對能源問題缺乏持續性關注,美國的外交政策和國家安全已經因此受到侵蝕。

  *石油生產國將能源作為本錢*

  這個報告說,俄羅斯、伊朗和委內瑞拉等石油生產國都有意將能源作為它們達到戰略和政治目的的本錢。它們有了這些石油財富,就可以無視美國的政策、並且在追求自身利益的時候,危及美國的國家安全。此外,報告認為對石油的依賴迫使美國必須和能源需求飛速增長的中國和印度等石油進口國進行競爭。這項研究的負責人詹姆斯.施萊辛格曾任美國國防部長和能源部長。施萊辛格說:“美國在未來幾十年面臨的挑戰是要處理那些因為對石油和天然氣無可避免的依賴而導致的後果,同時應當開始向對石油依賴性不大的經濟結構轉變。”

  *能源價格攀高會帶來能源革新*

  該研究項目的另一名負責人,前中央情報局局長約翰.杜奇在談到能源革新推動力的時候說:“如果沒有更高的交通燃油價格、或者不對生產更多的節油車輛進行規劃和激勵,以刺激新技術的產生,任何策略都無法行之有效。”杜奇的話也正是這個報告在探求擺脫對石油依賴方面的一個重要觀點,也就是能源價格攀高會在美國形成能源革新的巨大動力。這個報告進而提議,由於美國在通過對外政策行為實現能源安全目標方面沒有太多週旋餘地,因此政府應當通過採納國內政策來實現國際戰略目標。具體而言,就是建議政府採納激勵措施減緩以致最終逆轉石油產品消費的增長形勢。

  *把能源問題納入外交政策制訂程式*

  報告提出的其他建議還有,鼓勵石油來源的多元化;美國應當在增進石油生產國的石油收入透明度所進行的國際努力中扮演更為積極的角色等。這個研究工作組批評美國政府沒有有效地強調能源依賴對國家安全所形成的威脅。報告認為,應當把能源問題納入美國的外交政策制訂程式之中。

  *學者:政府干預商品自由交易*

  這個報告面世後,其中關於政府對美國國內以及全球能源市場進行干預的建議卻遭致一些經濟學者發出異議。推崇經濟自由化的華盛頓經濟智囊機構卡托研究所的高級研究員、能源問題學者傑瑞.泰勒批評說,這個報告是在建議政府插手對能源這樣在全球市場進行自由交易的商品進行干預。泰勒說:“如果政府能夠比自由市場經濟更有效地利用能源,那麼我們現在可能應該大談所謂的‘蘇聯經濟奇跡’或者‘古巴經濟奇跡’了。但事實上,當政府試圖對市場參與者們說,它比他們更懂得怎樣有效利用資源,而結果往往是潰敗性的。”泰勒說,從蘭德集團和布魯金斯研究所等智囊機構的經濟學者此前就美國政府的一些節能政策效果所做的研究可以看到,以往制訂的能源利用政策沒有達到節約能源的效果,而政府反倒為推動實施這些政策花費了鉅額資金。

  *無法擺脫國際能源市場動蕩衝擊*

  卡托研究所的能源問題學者泰勒還指出,即便美國能夠做到能源獨立,它仍不可能擺脫國際能源市場的動蕩帶來的衝擊。泰勒說:“因為石油市場是全球性的。如果沙烏地阿拉伯的石油供應受損,會導致全球各地原油價格的上漲。同樣,如果伊朗因為受到制裁停止供油,美國的油價一樣會上漲,儘管美國並沒有從伊朗進口石油。因此,他們希望通過在能源方面保持獨立,使美國能夠免受中東供油中斷、或者石油輸出國組織在制訂產油計劃時進行政治干預等問題帶來的麻煩。但是這樣的推論實際上不能成立。”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