鮑威爾新傳:曾勸阻布什對伊拉克開戰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6-10-02 09:39:25  


  中評社香港10月2日電/美國前國務卿鮑威爾的一本新傳記指出,鮑威爾去年元月辭去國務卿之前,曾與布什總統做最後一次的面對面晤談,而席間他提醒布什美國在伊拉克戰局所面臨的危險,包括伊境反抗勢力逐漸坐大及該國可能陷入無止境的教派流血衝突。 

  中國時報報道,由《華盛頓郵報》副總編輯凱倫.迪楊所著這本傳記《軍人:柯林鮑威爾的生涯》(Soldier:The Life of Colin Powell,暫譯)並指出,鮑威爾認為在伊拉克辦理選舉並無法解決該國難題,而布什總統的果斷能力也因執政團隊內部意見分歧而大受影響。

  據該書所載,布什似乎反應冷淡,不把鮑威爾對執政團隊運作失靈的怨言當一回事。 

  鮑威爾當初即質疑應否對伊拉克大動干戈,但美方入侵伊國後,他從未揚言辭職,並將滿肚怨氣向社會大眾吐露,因為鮑威爾認為如此有違他所堅信忠貞軍人該遵守的武德。 

  另一方面,該書也提到布什曾在二○○三年三月美軍入侵伊拉克之前面告鮑威爾,唯有由他(鮑威爾)出面說明出兵的必要,才能使美國民眾及國際社會信服。根據這本新傳記,布什當時措辭是:“或許大家會相信你。”傳記預定十月十日發行,不過一篇七千六百字的摘要已先行在一日的《華盛頓郵報雜誌》刊出。 

  迪楊女士撰寫鮑威爾傳記期間,曾數度訪問他,而鮑威爾也鼓勵相關人士跟作者配合。有關鮑威爾新傳,白宮發言人表示有關官員還未閱讀內容,因此無法發表評論。 

  鮑威爾離開國務院即保持低調,不過也有例外。去年“卡崔娜”颶風襲擊,他曾公開強烈批評政府處理災情方式不當。另外,反恐戰爭後拘押的嫌犯曾遭美方非人道待遇,而鮑威爾也曾就此與各界積極爭辯。 

  鮑威爾離職後的刻意低調,曾是屬下兼好友的副國務卿阿米蒂奇說:“這就是不在其位不謀其政,離職後行事仍保持尊嚴。不讓外界認為你在批評繼任者。”離開國務院之後,鮑威爾也常被人詢及何不直言不諱、大聲批評時政呢?而他的回答總是:“現在還在打仗。”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