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左到右為張亞中教授、台經院院長林建甫、海基會前董事長洪奇昌。(中評社 張嘉文攝) |
中評社台北9月17日電(記者 張嘉文)台大政治系教授張亞中16日下午參加卓越雜誌30周年社慶暨“國是論壇”,針對兩岸關係何去何從的議題發表論述,張亞中認為,大家要勇敢面對兩岸關係,他曾以“一中三憲、兩岸統合”來形容兩岸的定位與路徑,這應才是兩岸未來的最佳道路。
張亞中是台大政治系教授以及兩岸統合學會理事長,長期關注兩岸關係,是統合論的倡議者。張亞中在論壇中指出,兩岸關係是當代國際政治上一個很奇特關係,兩岸人員經貿往來頻繁,但另一方面軍事上仍處於敵視狀態。從1990年中期起,台灣內部也在開啟另一場民主內戰,用的不是槍砲,而是選票,打的是國族認同、身分認同和兩岸關係何去何從。
張亞中認為,台灣在認同上是高度撕裂,對台灣來講,兩岸關係有3條路可走,分別是鬥、拖、和,民進黨的前“總統”陳水扁已經試過鬥,結果很糟,台灣目前暗鬥實拖的人不少,認為時間是在民進黨這邊,只要中國出亂,就有機會往獨立邁進。
從太陽花運動來看,兩岸關係是非常脆弱的,而拖好聽是維持現狀,但在中國大陸的政治、經濟和軍事實力正大幅提升狀況下,是否會願意無限期拖下去?拖算是一個策略嗎,還是自己溫水煮青蛙坐以待斃而已?張亞中認為,一中各表只能做到拖,而做不到和。
張亞中表示,如要選擇和,就必須積極創造和平,國民黨“總統”參選人洪秀柱就主張要與北京簽署“和平協定”,但要簽署需先進行政治對話,那只有同表才可能達成共識,有的人一聽到同表,就認為是急統,這是扣紅帽子的民粹做法,因既然要同表,表示中國也必須接受台灣的表述方式,怎會得出急統的推論呢?
如簽署和平協定,把目前法理現狀確定下來,透過協定,可確保兩岸和平,也可確保我們的憲政制度和自由民主方式,這樣的協定對台灣絕對有利,而要讓和平協定持久,則要內容大家都滿意,以及認真維護,缺一不可。
張亞中強調,簽署和平協定後,兩岸的互動可以參考歐盟共同體的經驗,在一加一等於三的統合機制下,讓兩岸和平發展可制度化,台灣才可能發揮更大影響力和取得更大利益。兩岸目前是和平發展期,台灣應主動尋求和的策略,與建立合作的機制,這才是兩岸未來最佳道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