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人民日報:“台獨”才是需要糖衣包裹的毒藥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6-04-28 10:44:39  


  中評社香港4月28日電/《人民日報》台島夜話今日刊載題為〈香甜的糖果,不需要糖衣〉評論文章說,民進黨前“立委”沈富雄發表了一篇專文名“真的是糖衣毒藥嗎?”他直言不諱地指出“兩岸經貿論壇”結束之後,大陸提出對台15項新措施,民進黨說這是“糖衣毒藥”,完全是在閉門謝客,負隅頑抗。

  沈富雄在文中直言不諱:兩岸經貿開放是大勢所趨,抗拒本是政治生物本能的反射動作。民進黨提出“糖衣毒藥”之說,先是認識不清,而後應變無方,防禦乏力。

  文章指出,近年來,在產業移往大陸的狂潮下,民進黨採取三種層次的防禦模式。首先在內容方面,民進黨認為兩岸直航,登陸投資是錯誤的,所以才用南進印度、分散投資的說法,抑制登陸熱線,用“國家”安全、木馬屠城的疑慮,反對兩岸直航。第二個層次是在程式方面,民進黨反對兩岸對談的“去政府化”,認為大陸不應當跳過台當局去跟在野黨談,應由當局來主導,這就是“行政院”所謂的政策主動性。第三個層次是它的結果,民進黨認為大陸給予臺灣的利多、小惠,其實是包藏禍心,隱藏著以商圍政、以經濟促進統一的政治目的,所以稱之為“糖衣毒藥”。

  文章表示,但是民進黨的意識形態,無法抵擋大陸市場經濟的驚人發展速度。民進黨的防線一一失守,過去一貫在黨內受到嚴厲批判的農產品登陸、開放包機直航、大陸觀光客來台等,現在也即將成為臺灣官方的政策了。

  內容守不住了,民進黨退守到程式,罵國共“私相授受”,罵連戰良心安在,可是最後蘇貞昌還做了如下的裁示:“只要對2300萬人民有利,各相關部門仍要主動規劃推動。”

  沈富雄問:程式重要嗎?情勢逼迫,“政府”不能遠遠落在民間和企業後面,還管什麼程式正義不正義?管什麼政策主動不主動?演變至今,民進黨對兩岸要不要開放這個選項,已經成為對岸宣佈新措施是不是“糖衣毒藥”的辯論了。持“糖衣毒藥”觀點的人認為,大陸會不斷地採取軟性攻勢,給臺灣糖吃,但是糖中包有毒藥,慢慢腐蝕臺灣的“主體性”,最後被中國大陸吞併。

  沈富雄指出,這些開放措施根本就不是糖衣毒藥。苦的,不好吃的藥才需要包上糖衣,像承認臺灣高等學歷、蔬菜零關稅等都是香甜的糖果,不需要糖衣包裝。持“糖衣毒藥”論者擔心受了太多對方給的好處,會對祖國產生認同和依附,愈陷愈深不能自拔。

  文章認為,沈富雄是資深民進黨大老,他對民進黨內部各派人馬的心態及恐懼,分析得頗為透徹。散播“糖衣毒藥”之說的民進黨主流派,是一群膽小鼠輩,他們一無見地,二無膽識,更想不出應變之策、怯懦無能,還兀自在負隅頑抗,所以才拋出“毒藥理論”來搪塞一番,相當可悲。

  沈富雄文章一再強調臺灣人的“自主意識”很強,不為外界所動。這話顯然對民進黨內的激進“獨”派人士缺乏說服力,基本教義派認定對岸持續施放利多政策,會逐漸腐蝕“獨立”意念,最後被大陸“吞併”。在民進黨內,“急獨”與“漸進獨立”兩派意見的對立,不會在短期內取得共識或妥協。這種各說各話,誰也說服不了誰的現象將持續下去,雙方勢力互見消長,所以民進黨當局的政策一直搖擺不定。

  民進黨人所說的“臺灣自主意識”,是對鄉土的一種認同,與贊成“臺灣獨立”並不一樣。現階段絕大多數的臺灣民眾主張維持現狀,發展兩岸經濟。主張“獨立”的人士認為只要杜絕或減少與對岸的來往,不吃“糖衣毒藥”,加強本土化教育,有朝一日四分之三的臺灣人將贊成“獨立”。怎麼可能呢?臺灣如果能存在於真空之中,或許可以不和大陸往來。

  “臺灣獨立”才是需要糖衣包裹的“毒藥”。


    相關專題: 台灣政黨博弈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