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亞日報:企業型城市開發泛濫很難走向成功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6-05-01 10:32:42  


  中評社香港5月1日電/韓國《東亞日報》今天發表題為“企業型城市開發泛濫很難走向成功”的社論,指山1面對大企業對企業型城市的開發所表現出的冷淡,建設交通部爲找到改善妙策忙得不亦樂乎。 

  社論表示,爲尋找改善對策,儘管政府決定5月2日邀請民間專家會診,但能否拿出錦囊妙計,尚無從得知。除了忠清南道的泰安郡現代建設集團,幾乎沒有其他大企業參與。大企業參與企業型城市建設的積極性之所以如此之低,主要原因在於政府的構想比起重視經濟導向,更看重發展的均衡。 

  在被指定爲企業型城市建設物件的江原道原州地區,由於投資者對開發效應可能帶來利益的期待,公寓價格高達每坪770萬韓元以上。2002年每坪還只有300萬韓元左右,但在4年後的今天房價已經翻番。據說甚至有的稻田地皮價格已接近1000萬韓元。如果地價房價如此過熱,使用土地本身會變得舉步維艱。很難想象會有爲開發房地産支付高昂費用的企業。也正因爲如此,去年被指定爲企業型城市開發地區的試點工作,普遍業績平平。 

  社論分析,對此,現代經濟研究院通過發表題爲《企業型城市被過高評價》的文章診斷說“企業型城市專案的持續推進變得不透明”。因爲在確定開發物件的原則上,沒有根據經濟上的需求,而是更加注重了落後地區的經濟發展。除了原州市以外,其他五個城市的人口均處於負增長狀態。不僅如此,周邊經濟自由地區和産業、觀光園區的重復性開發同樣令人擔憂。 

  建設交通部甚至曾表態,只要在2月份通過審查,對企業城市的開發將不設任何限制。 

  這種狀況下,最終吃虧的只能是企業。現代經濟研究院預測說,如果新政府執政,很可能砍掉一些企業城市開發專案,甚至不排除停止推進。一旦企業型城市開發專案失敗,參與開發的企業很可能因經營上的失敗而導致投資萎縮。 

  社論最後表示,日本曾因出於政治需要的區域性開發行爲,導致地方政府和參與企業雙雙失利。企業型城市的開發,應根據企業的需要來進行,也只有這樣才能有成功的可能性。而不應該由政府單方面強行推進。從蔚山和坡州LCD工廠、日本的豐田市等成功的企業型城市典範中,需要借鑒的也正是這些道理。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