罷扁後,藍的下一步是什麼?朝野都在等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6-06-25 08:58:51  


  中評社香港6月25日電/台灣罷免表決大戰在即,陳水扁南北拜山,不但“為人民祈福”,還拋出“政治協商、兩岸和談”的花招。聯合報報道,陳水扁雖然作態意味十足,但好歹也擺了個譜,反而是馬英九至今避談罷免後的政局,謹慎面對六二七後的詭異政局。

  台灣立法院開臨時會以來,國民黨中央每晚都是燈火通明,“勇腳馬”夜夜召開“六二七專案會議”督陣,把一級主管操得精疲力竭。媒體日夜守候黨中央,但有關藍軍未來動態的訊息卻是少得可憐。

  馬英九是島內政壇難得的人格者,是主流民意偏好的政治人物,但他力求謹慎的處事風格,希望謀定而後動,但也常因此權變不足,痛失先機,也讓人有欠缺行動力的錯覺。

  報道說,以這波罷免、倒閣行動觀察,馬英九的弱點隱隱浮現。他對立院運作掌握得不夠精準,致國民黨主導的立院公聽會、審查會樣樣走調失準,雖然充滿理想主義風格,卻根本達不到他強調的“建立憲政慣例”的標準,形成實質政治壓力。

  反觀民進黨四大天王,有的是亂世需要的果決梟雄,個個出手狠準,在立院總能以少擋多,在街頭也可充分動員,政治鬥狠的狠準,不論有理沒理,反正絕不能氣勢輸人。

  再看國民黨的計畫,常常趕不上變化,腳步顛躓蹣跚。之前黨中央規畫要見“國政顧問團”與社會清流,想廣泛尋求支持罷免,這個好點子因為黨內雜音,至今一事無成;好不容易見了林義雄,卻搞得沒頭沒尾,現在大家只看到國親在衝罷免,跨黨派一呼百應的景況並未出現。

  報道又說,面對執政黨的失德失能,民眾對國民黨的期待很深,除了希望能有效制衡政府之外,能給民眾什麼樣的願景也很重要。六二七對決很快就要到來,但六二七的“明天過後”呢?嗆扁、罷免的下一步,除了街頭、遊行外,國民黨得展現基本的政治搏鬥力,這不是喊口號的遊戲而已,當國民黨決心要“置扁於死地”,一擊不成後的反撲,民進黨不會手軟,國民黨要如何應變拆招,朝野在等著看。 


    相關專題: 台灣政黨博弈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