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報:民意或民主 都是扁用過即棄的工具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6-06-25 10:50:39  


  中評社香港6月25日電/台灣《聯合報》今天發表題為“陳水扁的不對稱面貌與不對稱言行”的社論,指出陳水扁面對罷免案,拒絕向“立法院”答辯,卻以“獨白”的方式進行冗長演說,且不准媒體發問。這就是所謂“向人民報告”的真相:在陳水扁眼中,人民不過是只有耳朵、沒有嘴巴的玩偶罷了。 

  社論表示,做為一個工於操弄民意的政治炒手,陳水扁在口頭上“敬愛”人民,實際上卻視人民如玩物。這是他慣用的兩手策略。他不斷煽動台灣人仇恨台灣人,但仍能自在地把“人民”二字掛在嘴邊。 

  看過陳水扁兩小時的獨白,我們即不難明白,他活在與人民多麼不同的認知世界。民眾對貪腐的質疑,他隻字不提;對民生的困頓,他毫無自省之意;對自己的作為,他只表功而不認錯。先前,在面對民進黨敗選及終統風波時,他用的也是同一套說詞,每一次都讓自己陷得更深;這次,他憑什麼覺得人民會相信他? 

  社論指出,陳水扁的民意支持度跌破十八趴,六成四的民眾對他領導台灣不再具有信心;但就在日前,他還聲稱自己是人民用“過半數選票”選出的領導人,不容有人利用司法案件遂行奪權鬥爭。對“新民意”無動於衷,卻抱著“舊民意”大言不慚,這只說明一件事:陳水扁根本不在乎民意。 

  在“向人民報告”後,陳水扁仍大言不慚地說,要請台灣兩千三百萬人決定他適不適任。他心裡其實在竊笑:只要能阻擋人民在憲政程序中進行罷免複決投票,就不管有多少人上街吶喊,也決定不了他的去留。 

  社論點出,別忘了,兩年前,陳水扁如何利用“巧門”將公投綁大選。而即使當時公投否決了軍購案,陳水扁仍大剌剌地說,台灣對美軍購不受公投影響。在扁眼裡,真有什麼神聖的東西嗎?不論公投或憲法,民意或民主,都是陳水扁拾之即來、用過即棄的工具罷了。 

  如果陳水扁真如他在“向人民報告”中所說的,願意讓人民決定他的去留,而他又相信九成人民不接受在野黨的十大罷免理由;那麼,他何不要求綠營立委支持罷免案在“立法院”過關?如此,他接下來才有機會接受人民公投的神聖檢驗,看看當初支持他續任的民意,如今還剩下多少。 

  社論表示,這幾年來,人們看到的陳水扁,是權力與責任不對稱,是論述與行動不對稱的主政者。他隨時可以反覆其辭,完全不需要保持一貫,他也不在乎自己前後矛盾。他今天作閉門思過狀,明天立刻變得理直氣壯(如他面對黨內兩次選舉失利及“第一家庭”弊案);他也可以今天滿腔憤懣,明天又變得低聲下氣(就像他在終統事件、出訪過境及弊案後對美國的態度)。 

  作為主政者,陳水扁沒有中心思想,人們也看不出他的核心價值。最可悲的是,他的機巧和善變,並不是用來為台灣尋找出路,而是用來為第一家族的貪腐掩飾責任,為行政團隊的無能化解危機。 

  在“第一家庭”弊案備受抨擊時,陳水扁聲稱要尊重憲政將“權力下放”;但在看透民進黨害怕因罷免案而失去執政權力時,他立刻轉為強硬,把憲政掃進垃圾桶。對第一家族弊案,他一方面說“接受司法制裁”,一方面又放話向檢調暗示偵辦界線,說“不能株連九族”。更不可思議的是,在台灣豪雨成災時,他未苦民之苦,卻形容那是老天對泛藍提罷免案的“處罰”。這種政治野狐禪,也只有心智迷亂已極的人才說得出口吧! 
 
  短短六年,陳水扁不僅把自己的政治資產揮霍一空,也將台灣半世紀的民主資產摧毀殆盡。這與其歸咎第一家族和左右親信,還不如說是他個人的善變及虛無所致。 

  社論指出,“第一家庭”弊案發展至今,民眾最關切的,其實不是陳水扁會不會下台,而是台灣政局會不會從此有個轉機?然而,從陳水扁和民進黨的態度看來,人們恐怕只能失望了;因為陳水扁還是一樣的陳水扁,民進黨亦依舊是他個人的政治禁臠。 

  對一個貪腐無能的“總統”,為何整個憲政對他無計可施?這真是一個無解的問題:一個不把人民和憲政放在眼裡的陳水扁,他心裡怎麼會有人民? 


    相關專題: 陳水扁負隅頑抗 台灣政局動蕩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