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早報:世貿談判僵局依舊 各國拒絕讓步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6-07-05 10:04:21  


  中評社香港7月5日電/新加坡《聯合早報》今天發表題為“世貿談判僵局依舊”的社論指出,上周末,世貿組織149個成員在日內瓦再次舉行談判,試圖推動多哈回合談判的進程。但如同過去几年歷次會議一樣,無論發達經濟體還是發展中成員,各方堅守自己的立場,拒不作出妥協,最終使得這次至關重要的談判還是以失敗而告終。

  社論指出,多哈回合談判已經啟動將近六年,其基本目標就是使世界最富裕的國家,包括美國、歐盟和日本等取消農產品補貼,以此換取發展中經濟體同意對發達國家的產品增加市場准入。多哈回合談判之所以無法取得進展,僵持點就在此。也就是說,發達國家拒絕削減農業補貼,發展中國家也拒絕降低關稅。

  在這僵局中,相互對峙的兩個主角,一是美國,二是以印度和巴西為首的20個發展中國家,也就是所謂的“20國集團”(G20)。雙方的對抗氣氛一直相當激烈,以至于使談判進程多次瀕臨崩潰的邊緣。

  值得提及的現象是,由于歐盟和日本在農產品補貼問題上的立場後來有所鬆動,使得目前的多邊談判呈現出美國獨自對抗所有成員的局面。不僅如此,歐美之間已經為此出現巨大分歧。很顯然,華盛頓的處境已經變得很孤立。

  美國拒絕在農場品補貼方面作出讓步,有其復雜的國內政治原因。布什政府一直鼓吹全球化,并且不斷聲稱要使世貿談判取得成功,可是在實際操作層面上,卻由于缺乏政治決心而顯得眼高手低。盡管如此,主要問題并不在白宮,而是在國會。

  社論表示,美國國會的貿易保護主義勢力原本就強,加上近年來貿易赤字龐大,致使國會反對全球化的聲浪超過了世界各地的民間抗議組織。現在中期選舉日益迫近,國會支持和批准削減農產品補貼措施的可能性越來越小。從這個角度看,貿易全球化的最大障礙,可以說主要來自國會山。

  此次在日內瓦舉行的重要談判再次失敗,使世界各國又一次感受到危機的氣氛。從布什總統到聯合國秘書長安南,再到歐洲聯盟,人們都希望多哈回合談判能夠起死回生,但就是拿不出突破僵局的辦法和行動。

  社論指出,多哈回合不能成功,意味著世界貿易秩序將繼續混亂下去,所有的貿易糾紛都將對簿公堂,而不是通過談判協商機制來解決。

  不僅如此,發展中國家的農產品在國際市場上將繼續受到沖擊,依然缺乏競爭力。歐美口口聲聲要扶持窮國的經濟,減少和消除全球貧困現象,但卻在攸關窮國經濟的農產品問題上斤斤計較,自私自利。這當然是令人失望的。

  多哈談判原定在2004年底結束,但這一進程不死不活地支撐到現在,并且依然看不到成功的希望,這難免會使很多人對貿易全球化的前途更感疑慮,甚至信心發生動搖。美國和歐盟是倡導和推動全球的主要力量,它們實在有必要痛下決心,從自身做起。

  社論認為,本次日內瓦會議把達成協議的日期確定在7月底,能否如願實現,現在看來毫無樂觀之處。下星期,八國集團將在俄羅斯舉行峰會,各大工業國首腦對貿易全球化的態度如何,他們是否有意愿挽救和推動貿易談判的進程,人們不妨拭目以待。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