娛樂經濟將成爲新世界通貨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6-07-16 06:59:26  


  國際足壇四年一次的華山論劍定格在了亞平寧劍客的笑傲江湖。但在那段日夜顛倒、忘乎所以的日子里,我們在隨心所欲地品味足球,天馬行空地胡侃經濟之余,却不由自主地回避了本質問題:世界杯是經濟嗎?

  世爲輕民爲重

  要回答這個問題,理所應當地先要搞清楚何謂“經濟”。遺憾的是,充斥著數學符號、複雜模型的理論經濟學,正在讓這個簡單概念日漸模糊起來。

  經濟用傳統中國語言理解,不過就是“經世濟民”。如果當年開創“貞觀盛世”的那位皇帝名叫“李經濟”,而非“李世民”的話,現在高高在上的經濟學可能就要避諱而稱“世民學”了。

  實際上,經濟正是由“世”——國家經濟運行和“民”——居民經濟選擇兩部分構成。

  在凱恩斯主義大行其道的日子里,以“世”爲研究對象的宏觀經濟學和以“民”爲關注焦點的微觀經濟學,可謂“盈盈一水間,脉脉不得語”。

  但隨著古典主義的復興和實體經濟的發展,强調微觀基礎的宏觀經濟學成爲了主流。如今一篇沒有基於微觀主體效用最大化分析的學術論文,已經很難在國際論壇上登得大雅之堂。

  雖然一些經濟學家總是有意無意地將經濟複雜化、高層化和帝國化,但我們必須承認,微觀效用是經濟分析的核心所在。

  娛樂也是生産力

  所謂效用,是對個人心理感覺的一種描述,任何能讓人感到快樂的事情,都會改變效用最大化過程中的經濟抉擇,而這種變化會給經濟運行帶來深遠影響。

  世界杯打亂了幾十億人的生活,改變了絕大多數微觀經濟個體的效用水平。如此背景之下,我們怎能簡單地將世界杯歸類爲純粹的體育?

  自命清高地置身事外不僅是種自大,更是種愚蠢。將世界杯視爲無物的企業,將因爲忽略消費需求變化而受到市場懲罰;小看世界杯影響的主體,也會由於無法把握經濟運行和金融環境的潜在變化,邂逅悄然而至的風險。

  世界杯本身就是經濟。但稱之爲“世界杯經濟”有些偷工减料,從更專業的角度審視,世界杯是一種娛樂經濟。

  也許是主流經濟學家大多更關注于國計民生,娛樂經濟至今沒能獲得專業性的定義,在權威的《新帕格雷夫經濟大辭典》中也找不到這個詞條。但沃爾夫却在其暢銷書《娛樂經濟》中斷言,娛樂經濟將成爲新的世界通貨,“娛樂因素”將成爲産品增值及市場細分的關鍵。

  而這次回味無窮的德國盛會,已經讓娛樂經濟的幾大要素彰顯無遺。

  核心要素:注意力

  英特爾前總裁葛魯夫在多年前就一語道破玄機:“整個世界將會展開爭奪眼珠的戰役,誰能吸引更多的注意力,誰就能成爲世紀的主宰。”

  在信息泛濫的E時代,將注意力更多、更持久地吸引到自己身上,已是商業運作的重中之重,也構成了娛樂經濟的精髓所在。多樣化、爭議化的世界杯則將這一精髓發揮到了極致。

  足球技巧的美輪美奐、團隊配合的震懾人心、英雄人物的功過榮辱、民族榮譽的誓死捍衛,讓整個地球都隨著足球一起轉動,世界經濟和金融市場在這股强大注意力潮流的推動下,也悄然發生著微妙變化。

  社會要素:參與性

  未來學家格雷厄姆在《全球經濟將出現五大浪潮》中指出,“娛樂經濟的核心,是創造內在體驗”。

  在標榜個性的E時代,鋪天蓋地的美女秀在邊際效用遞减的經濟規律之下,不可避免地引致了“審美疲勞”,消費者個人效用最大化的方式不再是被動娛樂,而是主動娛樂,在娛樂中得到自我實現的快感。

  而世界杯給所有人提供了一個釋放自己、投入遊戲的理由。

  在爲阿根廷的驟然出局唏噓不已,爲巴西的星光暗淡扼腕嘆息,爲齊達內的晚節不保黯然神傷,爲意大利的苦盡甘來擊節叫好之時,這種全身心的投入讓我們獲得了前所未有的效用滿足,在無形中爲經濟抉擇帶來了許多潜在影響。

  商業要素:多贏性

  與傳統經濟追求買賣雙方的“雙贏”不同,娛樂經濟由於參與者衆多和影響力的巨大,追求的是“多贏”。

  世界杯就是一個“多贏”的經典案例,老百姓找到了樂子,各類媒體贏得了收視率、點擊率,贊助商們做足了廣告,電信運營商收穫了短信分成,金融市場覓得了調整契機,甚至連參與國宏觀經濟也得到了信心支撑。在這場商業大餐和經濟派對中,所有參與者都在不同層次獲得了效用提高。

  娛樂經濟這種與衆不同的“多贏性”,注定它對經濟增長的助力比我們想象的更加全面,更加持久。沃爾夫因此在《娛樂經濟》中大聲宣告“21世紀將是娛樂經濟推動的新世紀”。

  正如巴爾扎克在《十三人故事》中所言:“各種欲望用兩個詞便可概括,金錢和享樂”。娛樂經濟正是E時代消費欲望轉型的産物,世界杯給我們帶來了無可言狀的精神享受,幷給枯燥乏味的經濟世界添上了一個新鮮可人的另類註脚。

  來源:財經時報 作者: 程實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