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媒體:鴨綠江之旅,看中朝差異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6-08-14 17:13:46  


  丹東是一個與朝鮮接壤的邊境城市,到這里來的中國游客通常都會搭乘游船。他們橫穿鴨綠江,沿河的另一側坐船而行,好奇地張望著貧窮的朝鮮人。

  中國人借助望遠鏡來觀看,有時還會揮手致意或讓船靠近對岸。但當他們回到這一邊的岸上後,對中國選擇的發展道路更加心存感激。“我覺得他們很可憐。”一個名叫高峰(音譯)的游客說。他剛下游船,就開始猛夸自己的國家︰“我為自己是中國人而自豪。我們的國家發達,老百姓比以前富有。”

  對許多中國游客來說,沿鴨綠江航行是趟感覺不錯的旅行。它確認了中國在過去25年里所發生的巨變,中國人驚嘆于鴨綠江兩岸的巨大反差。

  在中國這一側,高樓大廈林立,巨大的等離子屏幕照亮了歌廳、按摩院和澡堂的門臉。最新款的轎車奔馳于河岸邊平坦的街道上,來往于江上的游船則滿載著游客。入夜,中國的這一邊閃爍著五光十色的霓虹燈。而在河對岸朝鮮的一側,幾乎看不見一星燈光。

  與丹東隔江相望的朝鮮新義州大約有35萬居民,但破舊的工廠煙囪不見一縷黑煙冒出。江邊停泊著銹跡斑斑的漁船,居民們蹲坐著,漫無目的地張望著。來自遼寧省的吳佔軍(音譯)說︰“對照一下江的兩邊,你會發現中國有多繁榮。”

  丹東因中國軍隊在朝鮮戰爭期間從此地跨過鴨綠江而知名,吸引了各地游客前來觀光。多年來,朝鮮是中國人最容易去的外國旅游目的地。雖然許多旅行社推出朝鮮3日或4日游,並且每天都有100~200名游客跨過邊境,但許多中國人只是從輪船上看看朝鮮。

  那些選擇到朝鮮實地旅行的游客,對那里的森嚴規則感到憤然。按照規定,進入朝鮮的中國游客不許帶手機、望遠鏡、筆記本電腦、專業攝像機和調焦照相機。某旅行社負責人說︰“游客老問我們,‘為什麼不能帶手機?我們不用它還不行嗎?’”

  有80萬人口的丹東是中國最大的邊境城市,其經濟因與朝鮮穩步增長的貿易而得到發展。去年,中國出口到朝鮮的商品價值總額達到10.8億美元,從朝鮮進口4.99億美元。

  但是,駐扎在丹東的商人都抱怨在朝鮮做生意有困難。一名當地中國公司的顧問說︰“他們沒有電,我們必須自己帶發電機。那里沒有公路,我們得自己修路。工人沒吃的,我們必須為他們準備食物。他們也沒有設備。”

  在鴨綠江的岸邊,卡車司機韓先生打量了一番對面的朝鮮人,然後開始想起朝鮮和中國曾有過的相同的體制和發展水平。“他們一直在沿著老路走。”他指了指江對岸說,“改革前,中國跟那邊一樣;改革後,中國變化了許多。現在兩國的差距太大了。”(來源︰美國《聖何塞信使報》)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