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打不死的陳水扁是如何過了這一關的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6-06-05 14:59:09  


  中評社香港6月5日電/激昂的街頭嗆聲之後,真正的主秀要上場了。

  中時電子報文章說,關於陳水扁的去留、或者說下場,現在是扁、馬的性格與謀略之戰。目前看來,馬的形勢並不樂觀;在政治鬥爭的這條路上,馬英九還真不是陳水扁的對手。 

  扁的“分眾市場”策略非常清楚:第一塊,是向來長期支持他但這次也被連連弊案弄到心碎的核心客層;對這些人,他打的是悲情,扁嫂的血壓、陳幸妤的臨盆,一家人的淒風苦雨,以扁家女人打頭陣;沒多久,小翊安大概也可上場,父親坐牢、母親憂鬱,可愛的童顏上,一抹無辜的陰影,這家人,還苦不夠嗎? 

  在這麼多可憎甚至於可怕的惡事曝光後,陳水扁以為還有人吃他這套?別擔心,就有。這招本來就不是用來招徠非扁族類的,因此就算社會上對扁嫂血壓新聞嗤之以鼻的人很多,也無妨,陳水扁要呼喚的,只是死忠兼換帖們那分對“台灣之子”的心軟、溺愛,“再怎麼說,扁也是我們的子弟呀 ….”

  其他人罵死、氣死、笑死,都無所謂,扁嫂走低的血壓能換回鄉親拉高的同情,便算奏了功。反正他也沒打算讓那些反扁一族看得順眼;扁嫂血壓是賤招?別鬧了,陳水扁高招罄竹難書,哪裡差這一樁。 

  但是,別以為陳水扁只想固守大後方、負隅頑抗,不,他的出手既準且狠,一個民意支持度陷入個位數危機的權謀陳水扁若能反敗為勝,靠的絕不只是基本盤。 

  扁的第二策略,攻向綠營自己人。兵敗如山倒、樹倒猢猻散,此為兵家常理,問題是,目前民進黨人如要西瓜偎大邊,也不知要偎向哪邊、倒向何處?什麼四大天王,在扁略施小計下,對權力的渴想讓呂、蘇、游、謝,如懸樑刺骨,大氣不敢多喘兩聲:呂秀蓮看似有女俠風範,直言敢言,但往往兩、三下就縮回去,讓人看破手腳,她只是愛算計又常算計得不夠精明;蘇上任後,捏著心看陳水扁臉色,陳水扁把“閣揆”當家奴使,變成一種生態規則,蘇的出息有限;游不用多講,宜蘭縣長之後,乏善可陳,是彼得原理的最佳詮釋者;謝,聰明過人,狠毒過不了扁,這是美中不足。 

  絕對的權力使人腐化,不絕對的權力使人蠢化。呂游蘇謝四個人,資歷加起來再嚇人,就是鬥不過陳水扁。對付這些人,陳水扁用一招“恐怖平衡”就夠了,四個人,四個利益中心,只有一點點傾斜,不勞陳水扁動手、甚至還不勞四大天王動手,四大利益中心自有代理人出來張飛殺岳飛,殺得滿天飛。最近,在陳水扁宣佈“權力下放”後,被視為民進黨唯一天王的蘇貞昌,不就立刻掉入同志的殺伐中、危機四伏嗎? 

  這第二個“客層”,陳水扁用小小的、“權力的想像”便足以擺平。這些人現在各個固守自己的四行倉庫,沒人敢多越雷池一步,為什麼?因為扁的手上還握有權力,沒人敢拿這些權力對自己版圖得失的影響開玩笑;這些當年的所謂民主運動健將,江湖已老,人生走到這一點點風險也不願意承擔的階段,如拔了牙的老虎,何懼之有?陳水扁清楚。 

  穿西裝的怕穿草鞋的,如今人人都穿上了西裝,還是名牌西裝呢,誰怕誰。 

  第三塊,就是泛藍了。泛藍一樣好應付,從 2000年到319,泛藍的群眾運動從未成事,這一方面是群眾屬性的問題,另一方面,當然也是領導人性格的問題。凱達格蘭大道上的集結,是嚇不到陳水扁的,因為泛藍太溫和理性,不是革命的料;不做革命的打算,就連政變的可能性都沒有;不做政變的打算,輪替的機會就很渺茫,“ 取法乎上,得乎其中”,此其理也。

  馬英九講究“證據到哪裡、在野黨的行動才能到哪裡”,處處談法講理,正對陳水扁的味,老實說,沒有一個執政黨不怕在野黨撒野的,偏偏,當年民進黨一個“在怎麼野蠻”的策略就像緊箍咒絪住了在野黨,從此讓泛藍聞“野”色變,面對比在野黨還野蠻的執政黨,竟有了柏楊所稱的“心中的警總”,做什麼事都綁手綁腳,無大開大闔之氣,難成就大事。 

  這就是為什麼藍軍以人數的優勢,竟然可以連續三次讓綠軍在直航條款這件事情上,以霸占發言台的方式,佔盡上風。身為監督政府的在野黨,國民黨的這種反應不只怯懦,而且是失職,民進黨政府可以無能至此,一定程度與國民黨的未盡監督之責有關係。 

  對付以馬英九為首的泛藍大軍,陳水扁用的辦法很簡單,就是一個“依法負責”,弊案只到“第一親家”,你們就別妄想我陳水扁會為此下台,就算案情後來的確燒到第一家庭本部(如陳由豪事件),你們拿掃把趕我走,我也不會走;政治本來就是比“厚黑”,誰先受不了,誰先下場,硬是不下場的人,“站久就是我的”。馬英九在這種時候講禮儀,一如在比劍時還堅持要把帽帶繫好的子路,結果被人狠刺一刀;“君子正冠而死”,連孔子都不勝唏噓。 
  
  面對需求不同、組成分子各異的三大市場,身陷重敵的陳水扁打起“‘總統’保衛戰”還是節奏儼然:該低姿態的時候,他身子彎得比誰都深,該皮厚的時候,他笑罵由人也忍得;該心狠手辣的時候,一刀一劍刺向同志他也絕不手軟。在台灣的政壇上,陳水扁屢屢化險如夷,絕非偶然。 

  很多人認為陳水扁沉不住氣、行事風格早被人一眼看透,然而,其實,他的性格比馬英九、謝長廷甚至宋楚瑜都複雜得太多了。過去看扁他的人,早該更新對這隻打不死的變色龍的估計。 

  詭譎大地,誰沉浮,變數猶多;特別是,當陳水扁面對不同客層就有完全不同的策略時,馬英九仍然只有他那一千零一招:“講法論理”,不禁讓人為他捏一把冷汗,好好一副揭弊順手牌都能打成現在這般左支右絀的窘境,馬的問題真是不容小覷。 

  如果,陳水扁這次還是可以過關,不論過關的姿態有多難看,陳水扁都是贏了,而這將不會只是馬的問題,不只是藍的問題、更是台灣的問題。扁馬性格大戰,輸贏不只是“總統”的位子、不只是 2008,更象徵著台灣情緒與能量的集散可能;甚至於是,價值觀與集體道德感存續的機會;此役非同小可。 


    相關專題: 政治計謀 陳水扁聲稱交權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