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網評:回應群眾期待 建好人民城市
http://www.CRNTT.com   2024-05-25 11:39:56


  中評社北京5月25日電/來源:光明日報  作者:王友明
  近期,上海市浦東新區世紀公園破除圍欄、拆牆透綠,實行24小時對公眾開放。眾多市民、遊客紛至沓來,活躍身心、怡然自得。這正是:翠色滿園關不住,城市新景撲面來。

  習近平總書記曾提出“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人民”這一城市發展重要理念,世紀公園實行免票入園、全天開放,拆牆透綠、與街區無障礙融合共享等舉措,都是踐行人民城市理念的生動寫照和具體探索。在城市發展過程中堅持為民導向、共建共享,是城市管理者矢志不渝、切實踐行的重要遵循與原則,也是開展相關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

  城市規劃與管理,就得立足實際、與時俱進,以問題為導向,維護、實現好群眾的根本利益。民眾有所呼、政策有所應。要回應群眾期待,就要俯下身、沉下心,深入基層、貼近群眾,瞭解民眾所思、所想、所盼、所願,才能針對現實問題有的放矢、精準施策。比如,在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過程中,老年群體上下樓就是一件頭疼事。於是,很多地區對老舊小區進行升級改造,加裝電梯,便利老年人正常出行。又如,上海貫通開放黃浦江兩岸公共空間,將濱江空間打造成為市民共享的“會客廳”,滿足人民日常休閑、散步等需求。這些以人為本的舉措,體現了一座城市的溫度、彰顯了社會治理的效能,實實在在地提升了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人民群眾是城市發展與建設的主體力量,堅持全過程人民民主,就是要讓人民在城市治理的過程中發揮重要作用。踐行人民城市理念,需堅持走好新時代黨的群眾路線,突出群眾在城市治理過程中主人翁的地位,不斷問政於民、問需於民、問計於民。這就要求在城市發展和基層社會治理中,充分發動群眾,廣泛徵求群眾意見,尊重群眾意願,讓資源向基層下沉,力量向基層匯聚,服務向基層傾斜。上海市黃浦區五里橋街道的春江小區是一個近40年的“高齡”小區,街道工作人員充分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通過實施聽證會、協調會和評議會“三會”制度,在對小區進行升級改造過程中,實現居民的事情居民說了算,歷經幾年時間,老舊小區迎來了美麗蝶變。

  堅持城市基礎設施的共建共享、為民導向,需要創新為民服務的方法。世紀公園的新舉措,並非一拆了之、一放了之,而是增添彩色瀝青步道,加種大片綠植花卉,增加管理和保安力量,還通過人流感應裝置、無人機等高科技手段加強安全監控,確保居民、遊客和園區安全。放眼全國,還有很多好辦法,立足現狀、因時因地、不斷創新。比如,北京推行“街鄉吹哨、部門報到、接訴即辦”的基層治理機制破解城市治理難題,深圳為外賣員、快遞員等人群建設“小哥驛站”開展便民服務,山東淄博開放政府大院解決停車難題,等等,這些都是在黨的領導下,以基層黨建為統領,加強基層社會治理創新的好方法。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