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孫文南院在高雄討論百工百業創富共榮─民間產學自力推進。(中評社) |
中評社高雄9月24日電/孫文南院院長汪明生23日表示,三年疫情下來,中美俄烏與台灣自身已歷經許多變化,兩岸以通促融、以惠促融、以情促融的提法都很好,然而堅持和統之下若要趨向兩岸一家親與心靈契合的圖像描繪,反思調整既有作法似乎已是必須。
從中山大學公共事務管理研究所教授退休的汪明生表示,三十年來的兩岸,經由交流、融合,協商、和統、與復興的路徑藍圖已然繪就,現今,除了以大陸角度政績導向,也需加上台灣角度著眼實效的走進去,唯有入島(台灣)才能入人心。
孫文南院青年部徐尚賢主任表示,關於兩岸問題高雄人的想法較少表達,高雄最需要的是發展經濟,青年最需要的也是經濟發展,所謂百工百業創富共榮正是符合這樣的主題,高雄要改變,就要讓年輕人有感,從民生問題、工作生活等方面切入是適切、有效的做法。有句台灣話是這樣說的:“顧佛祖嘛愛先顧巴肚”。肚子扁扁也要投陳水扁的民進黨魂魄已經上不了檯面。百工百業創富共榮將會是不分族群、不分黨派、不分男女老幼的最大公約數。
孫文南院李正圻執行長對於台灣未來的教育表達了不樂觀的看法,台灣一直以來引以自豪的是自由民主,但這幾年社會教育讓我們所謂的民主已然扭曲變質;再來看這次大陸行發現一個新名詞,就是新傳統文化,是大陸的百年教育大計,其主要是以中國幾千年的傳統文化為基礎,再注入新思維以提升人民的教育水準及公民素養,就此展現大國崛起的決心。但台灣的教改及民粹主義已經讓多數人的價值觀不斷地往下探底,教育大計更如同浮萍般的漂移不定,著實讓人擔心台灣的未來。
繼2021年的“兩岸如何協同共好”視訊會議與兩屆的“百工百業和平發展”論壇,現已初步議定將於2023年11月12日(孫中山誕辰)在高雄舉辦對接大陸雄安與台灣高雄的“雙雄論壇”,以專題演示、評論─【雄安區白洋淀水生態-易和園】、【高雄亞洲新灣區】,及學者 專家簡報演講與百工百業各界建言相互結合,探討四項議題:“非首都功能疏散”、“兩岸發展體制比較”、“地方各界民意參”、“鄉村振興”的方式辦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