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曾煥程:賴從台獨到華獨 兩岸失去迴旋空間
http://www.CRNTT.com   2024-05-21 01:11:03


中華工商資源整合策進會理事長曾煥程。(照片:曾煥程提供)
  中評社桃園5月21日電(記者 盧誠輝)針對賴清德520就職演說提到兩岸互不隸屬,中華工商資源整合策進會理事長曾煥程接受中評社訪問指出,從520就職演說可以看出,賴清德已從過去主張的“台獨”路線到現在選擇了“蔡規賴隨”的“華獨”路線,兩岸未來已沒有想像與模糊的空間,在維持台海現狀的條件下,兩岸也將喪失迴旋空間,台灣在中美角力下,將更顯被動與無力。

  曾煥程,東海大學國貿系學士,曾參選彰化縣議員,後來從事中小企業輔導顧問,現為中華工商資源整合策進會第四屆理事長。

  曾煥程表示,賴清德的就職演說,全文共有5200多字,其中提到“台灣”有83次,提到“中華民國台灣”有3次,提到“中華民國”是9次。其中凡是提到“中華民國”的部分,都是有關“憲法”、“主權”的陳述,以及與大陸有關的部分。甚至,賴清德在演說中,更是明確提及“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互不隸屬。

  他認為,曾經說自己是務實“台獨”工作者的賴清德,在520就職演說中,已很明確的定義了自己,並清楚的向台灣人民陳述,他的“務實台獨路線”,就是民進黨在西元1999年所通過的“台灣前途決議文”中所提及的核心思想:“台灣是一個‘主權獨立國家′,名稱可以叫台灣,也可以叫‘中華民國′”。

  曾煥程指出,民進黨過去對“國家主權”及定位的論述,始終沒有超出過“台灣前途決議文”的定義範疇。在這樣的指導原則下,2000年以前的民進黨人,包含陳水扁執政時期,都比較喜歡選擇用“台灣”稱呼,但是在蔡英文上台之後,開始選擇用“中華民國”、“中華民國台灣”的稱呼,變成是主流。這也是所謂的“華獨”的由來。

  曾煥程說,賴清德以前喊“台獨”,但在當選“總統”後,面對國際現實情勢的環境下,賴最終選擇了“蔡規賴隨”的“華獨”路線,承繼蔡英文設下的“四個堅持”路線,這樣做對賴清德來說是最穩當的做法,目的是求取民進黨內教義派及支持者的基本盤最大化。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