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人們把金泥倒到入坩堝內,金泥在1100度高溫下熔化成“金液”,然後倒入鑄造的模具。(中評社 范穎薇攝) |
中評社哥打巴魯3月28日電(記者 范穎薇)金子是怎麼煉成的?傳說中的金礦是金光燦燦的嗎?中評記者跟隨文明對話首屆檳城論壇贊助商中色金礦有限公司執行主席林祥雄教授一同來到位于丹那美拉縣的索穀礦區,一睹金子冶煉全程。
“一噸礦石才有一克金。”順著中色金礦有限司常務地質學顧問肖榮閣教授的指向,我們滿懷期待地以為能看到是一座閃爍著耀眼金光的礦山,然而,在我們面前的只是和普通山丘無異的礦石堆積,原來淘金淘金,真的是在一噸礦石才可“淘”出一克金。
那麼,有了含金的礦石,如何才能提煉出金子?首先,工人們往礦石倒入氰化鉀把礦石溶解,然後利用活性碳過濾把金析出,再加入鐵粉還原成金泥。
最後,把金泥倒到坩堝內,金泥在1100度高溫熔化成“金液”,倒入鑄造的模具,數分鐘後金液便凝固成固體,純度約為百分之九十的金磚成功面世。
看似簡單的工序,背後卻是工人們日以繼夜在驕陽高溫的煎熬下,在沙塵滾滾中開採,冶煉而換取來的。
林祥雄表示,目前索穀區已更趨完整,南部及北部都在成長,並投入找礦、建設、開採及生產工作。截止2016年上半年共產出了3噸半的合質金。
“作為外國投資者,到來大馬投資,我們就有責任轉移技術,培養當地人才。”林祥雄說,目前丹那美拉的索穀礦區,已製造了350個就業機會,培養了不少人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