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市台灣同胞聯誼會名譽會長、原北京大學黨委統戰部部長盧咸池在座談會中發言(王秀中攝) |
中評社北京6月10日電(記者 徐夢溪 王秀中)台灣同胞愛國主義傳統及其現實意義座談會今日在北京台灣會館舉行。此次座談會是甲午乙未120週年圖片展系列活動中的一部分,有多位大陸及台灣學者參加了座談會。會場討論氣氛熱烈,大陸學者紛紛從根據自己的專業領域,對台胞的愛國主義歷史及現實與台灣學者進行深入交流。北京市台灣同胞聯誼會名譽會長、原北京大學黨委統戰部部長盧咸池,中國社科院台灣史研究中心褚靜濤博士禇靜濤,中國社科院台灣史研究室副研員李理,福建省檔案館副館長林真都闡述了各自觀點。
大陸學者中,首先由北京市台灣同胞聯誼會名譽會長、原北京大學黨委統戰部部長盧咸池教授講話。他為大家提供了過去台胞在京活動的背景材料。他首先介紹了抗戰期間在京台胞的概況。關於日據時期北平有多少台胞,眾說紛紜,有人說有500多人。但據研究當時相當一批在京台胞並沒有登記,所以500人這個數字明顯偏少。他說,洪棄生的兒子洪炎秋是台灣北平同鄉會的會長,洪炎秋曾在作品中記錄當時北平台胞將近千人,盧教授認為這個數據相對比較真實,他認為日據後期,在京台胞將近900人。
那麼台胞是什麼時候來北京的?盧教授介紹到如洪炎秋是1922年,即抗戰前來到北京,還有一些人,包括早期台灣留日學生是在抗戰期間來到北京。關於台胞在京期間從事的職業,盧教授提到洪艶秋做過記錄,在京台胞有從事大學教員、醫師、礦業工程師、化學工程師、電氣工程師等職業,也有人在機關級公司做事,其他人從事大小商業。
盧教授講到,當時在京台胞都願意稱自己為中國人,羞恥於做日本人,不拿日本籍。甚至許多台灣人都登記為福建人,廣東人等,並且規定在家裡不許講日本話。
中國社科院台灣史研究中心褚靜濤博士發現,大陸媒體可能是因為有顧慮,很少對甲午中日戰爭、馬關條約相關的圖片展做出報道,台灣更不願意談,所以甲午乙未120週年圖片展起到很好的宣傳作用。他建議在上海、廣東、福建、華東、東北等地,找一些代表性城市,把這些圖片進行展覽,或者放到網上去,讓年輕人都能知道和看到。他認為展覽很重要,也很有觀賞性。這個活動要繼續辦下去,一步一步向前推動兩岸關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