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頓污染企業 廣東向港商下「逐客令」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6-04-25 10:42:32  


05年12月廣東北江韶關段出現了重金屬鎘污染,事由韶關冶煉廠檢修期間超標排放含鎘廢水所致,該廠幾名工人在封堵排污口情況。
  中評社香港4月25日電/廣東省在「十一五規劃」(2006至2010年)提出重拳整頓污染後,媒體獲悉,廣東當局已向高污染、消耗大量資源的港資企業發出首批「逐客令」。 
  
  《香港經濟日報》報道,香港工業總會副主席劉展灝透露,珠三角地區一些高排污的港資企業,近期紛紛收到當地政府知會,明言今年6月約滿後將不會獲得續約,意味着有關企業必須在期限前關停或搬遷,惟當局此舉卻令部分受影響港商感到困擾。 
  
  廣東省政府在今年1月底呈交省人大審議通過的「十一五規劃綱要」提出,整頓工業污染、將珠三角高排污企業遷移到廣東山區及東西翼,並將之列為今後5年的施政方針之一。所謂山區及東西翼,是指西部湛江、東部潮汕、以至北部山區韶關等城市。 

  身兼珠三角工業協會副主席的劉展灝接受查詢時表示,近期陸續接獲深圳及東莞等珠三角地區的港商反映,指當地政府近期向他們發出正式通知,告知經營合約至6月屆滿後將不會獲得續約。他相信,當局此舉是要減輕珠三角的工業污染及資源消耗的壓力。 
  
  事實上,今次受影響的港資企業,據稱不少是從事電鍍、漂染、化工藥品等高污染的行業。劉展灝指出,暫未知有多少港資廠商已收到「逐客令」,而工業總會正擬就此作統計調查。 
   
  劉展灦補充,港商一般都理解內地當局的最新政策,是要紓緩珠三角工業過度集中的問題;但當局的「迫遷」不應過急,應給予港商足夠的時間將廠房遷移到其他地區。 
  
  他建議,內地當局應讓港商有起碼一年時間,安排搬遷事宜,否則會令個別廠戶感到困擾。 
  
  廣東省政策智囊、廣東省政府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李惠武昨天亦表示,廣東省未來5年的施政策略,將透過提高環保標準、提升最低工資水平等政策,促使珠三角核心區域的高排污量、高消耗資源、低技術低增值產業離開,並遷往廣東山區及東西翼城市的工業園區集中管理,解決珠三角的工業污染問題。 
  
  香港總商會高級經濟師(中國)朱丹則指出,根據她接觸一些會員後得悉,大部分在珠三角設廠的港商,其實都不想遷出及轉移到山區。但她相信,珠三角當局倘落實收緊環保標準,港商迫於經營成本增加的壓力,最終還是要遷離的。 

珠三角「驅逐」高污染企業策略 
 
  不向高污染企業續約 
  目的:直接促使製造大量污染的廠戶關閉或遷出 

  收緊排污標準 
  目的:令排放處理成本增加,促使高排污企業自動遷出 

  提高最低工資 
  目的:使勞動力集中的廠戶,因成本增加而主動遷出,此類企業多屬高排污或高耗水、高耗能產業 

  以優惠鼓勵遷移 
  目的:以稅收、地價或搬遷資助等手法,誘導高污染、高耗資源產業,遷移到廣東山區或東西部較不發達之城市 
 
  資料來源:綜合廣東當局公布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