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爲什麽躲過了石油危機?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6-07-05 07:28:16  


  中評社香港7月5日電/美國作爲世界上最大的債務國不僅通過自己印制的美元獲得了石油,而且還從美元環流當中繼續獲益。廣州日報發表中國社科院經濟學博士管清友文章如是說。

  文章稱,英國《金融時報》的專欄作家馬丁·沃爾夫最近在一篇文章提出了這樣一個問題:爲什麽這次國際油價暴漲沒有發生石油危機?這篇題爲《令人尊敬的債務國讓世界躲過石油危機劫難》的文章認爲,美國作爲可依賴的債務國使世界經濟保持活力,因此世界躲過石油危機的難度比前幾次小得多。

  石油危機即由於油價高漲、支付能力不足而隨時有可能發生石油供應中斷的可能性。典型的石油危機是1973年~1974年和1978年~1981年的兩次石油危機。

  目前,美聯儲自2004年6月以來已第17次提高聯邦基金利率。市場普遍預期,本輪提息週期將暫時告一段落,大宗商品價格因此再次暴漲。目前國際油價維持在73美元/桶左右的名義價格水平上。國際油價的上漲實際上從2002年就開始了。但到現在爲止世界依然沒有爆發石油危機。而且,雖然人們認識到油價高漲對世界經濟的挑戰,但對於石油危機却遠遠沒有歷史上的兩次石油危機到來前的那種恐慌。這是爲什麽呢?

  文章表示,石油消費國是否具有足够的支付能力是石油危機是否會發生的條件之一。所謂支付能力,即石油消費國群體的彌補石油貿易逆差的能力如何。沃爾夫認爲,當前經常賬戶赤字狀况與30年前明顯不同。20世紀70年代,發達國家的石油貿易存在巨額逆差,總體却沒有大量負債。這次,除美國以外,發達國家的經常賬戶呈現巨額盈余。2002年至2005年,這些國家不包括石油貿易在內的經常賬戶盈余佔國內生産總值的比重上昇,增幅略超過0.4%,幾乎抵消了它們不斷擴大的石油貿易逆差。20世紀70年代,不從事石油出口貿易的發展中國家出現巨額經常賬戶赤字,使當時所謂的石油美元停止“循環”,結果是在20世紀80年代初形成灾難性的債務危機。而這次,這些國家經常賬戶赤字總額佔它們國內生産總值總額的比重小得多,陷入嚴重債務危機的可能性大大降低。這次,美國是最大債務國。2002年至2005年,美國經常賬戶赤字在國內生産總值中所佔比重提高1.6個百分點,而它的石油貿易逆差在國內生産總值中所佔比重提高了0.9個百分點以上。

  沃爾夫的結論是,美國使世界經濟得以繼續保持活力。像現在這樣,當石油出口國試圖增加其他國家負有的債務時,進口石油的主要債務國幷非信用度低的發展中國家,而是介入其自身貨幣的美國。

  實際上,歷史上的兩次石油危機的爆發都始于石油供應驟然减少,短缺造成了恐慌而令石油消費國措手不及。祗有在第二次石油危機的後期,西方石油消費國才組織了成功的國際合作,迅速化解了危機。成功解决石油危機的範例是1990年~1991年波斯灣危機時期,當時由於聯合國、IEA、OPEC和北約等國際組織的努力,國際市場石油供應充足,1991年1月國際油價反而出現了大幅度下跌的現象。這次國際油價的上漲之所以沒有發生石油危機,恐怕就在於還沒有類似的導致供應短缺的國際政治事件發生。即使石油供應暫時短缺,祗要相關國家和國際組織能够迅速增加石油供應,也不會出現油價大幅度上漲的危險。

  文章認爲,沃爾夫的分析有些道理,但也多少有些偏頗。第一,石油供應的短缺沒有出現。至於伊朗核危機會不會引發供應短缺,以及國際社會如何應對供應短缺的出現還有待觀察。第二,對石油需求巨大的新興經濟體都爲化解石油危機作出了貢獻。這些國家强大的支付能力彌補了石油貿易逆差。同時大量的經常項目盈余又以美元的形式重新回到了美國市場,變成在美國的股權和債權投資,維持美元環流機制的運行。而美國作爲世界上最大的債務國不僅通過自己印制的美元獲得了石油,而且還從美元環流當中繼續獲益。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