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9月4日電/8月初,中國互聯網發展狀況最新報告出爐,中國網民規模已經達到了7.1億,手機網民達到了6.56億,互聯網普及率達到了51.7%。
短短二十年間,我國已成為了世界上用戶最多的互聯網國家,但我們要成為網絡強國,尚有很長的路要走,有許多的課要補。
互聯網虛擬世界是現實世界的映射,在便捷人們工作、生活與娛樂的同時,也伴隨而來各種欺騙、暴力、陷阱,而且手段方式或許更加隱蔽、事件更加嚴重。信息社會的個人信息洩露難以避免,防範網絡犯罪需各方協同。
山東徐玉玉事件短短幾天已告破案,如何避免類似事件再次發生,值得思考。
互聯網設計之初是假定可信安全的,是以主機為中心,固定使用的,而如今的互聯網,已經與當初的假定完全分道而弛,是以人為中心,移動使用的需求超過固定,承載的功能和業務越來越多,由此帶來的安全問題更加嚴峻,可以說,技術進步得有多快,那麼安全問題的演化就有多嚴重。
現在,我們每天聽到的電信欺騙、數據洩露、惡意攻擊、漏洞利用等惡性案件不絕於耳,我們在互聯網上停留的時間越長,對於隱私安全問題的憂慮就越深。
徐玉玉事件之後,許多矛頭指向了大數據、雲服務等新技術,我們要清晰地分清這兩個問題的本質,不應“把洗澡水和孩子一起倒掉”。新技術的應用將大大促進我們的社會生產力進步,而在此過程中,我們需要的相應配套措施也應該迅速跟上,不能因為恐懼未知而拒絕新事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