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藝術家楊華的陶製作品《愛情的兩個面向》。 |
中評社高雄11月1日電(作者 崔家齊)“虹霓之約—海峽兩岸雕塑交流展”即日起至11月13日在高雄師範大學116藝術中心展出,共集結台灣33位、大陸21位藝術家參展,主辦單位台灣雕塑學會和中國雕塑雜誌社期許,這場展覽有如跨越海峽兩岸的一道“藝術虹霓”,為兩岸的藝術交流帶來新的契機和美麗的結果。
“虹霓之約—海峽兩岸雕塑交流展”是由兩岸雕塑家共襄盛舉,目的在於增強海峽兩岸文化藝術的交流與發展,促進兩岸藝術家之間良性的專業的藝術互動,展出作品內容豐富,創作手法多變,題材面貌多樣,有戶外雕塑,室內装置,木刻、石雕、陶瓷、鑄造、模製與混合媒介等,包含傳統寫實風格的人物雕塑、優美的人體型態表現、具現代感的造型藝術、追求材質特色的極簡雕塑,呈現兩岸雕塑家於各自生活狀態與文化背景下的多元創作面向。
主辦單位表示,雨過天晴的天邊出現絢麗奪目的七彩光帶,如果仔細觀察偶爾還可以見到兩條並列的光帶,其中第一道顏色較鮮艷的光帶稱之為“虹”,而偶爾可見的第二道光帶則稱之為“霓”,虹霓掛在雨後的天空,讓天空變得分外美麗而繽紛。“虹霓之約”就是暗喻海峽兩岸雕塑界透過交流展,讓台灣民眾感受兩岸藝術創作的同與異。
參展藝術家包括台灣的王秀杞、江石德、江美君、吳奇娜、吳勝隆、吳德和、李龍泉、李寶龍、沈建德、林昭慶、邱泰洋、張家銘、張書瑋、張真英、許禮憲、陳松、陳金典、陳振輝、陳瑞登、陳聖、陳齊川、曾俊豪、黃河洲、楊琮復、楊華、葉振滄、詹志評、廖述乾、蔡金龍、謝棟樑、鍾長青、簡志達、龔慈民,以及來自大陸的馬洪法、王川、石洪岭、印萍、朱林、李小川、李建国、李曉琦、魚苗、范偉民、徐悅翔、徐曉紅、秦紅、袁源、曹智勇、郭秋英、鹿福申、程丽、翟小实、張松正、張海軍。
台灣參展者中,王秀杞是雕塑藝術家,現任教於台灣兩所大學,其作品有位於台灣北部“觀音山風景旅遊服務中心”石雕公園的《龍的傳人》,高10公尺,直徑1.5公尺,是全台灣最大的石雕作品,2009年所發表的代表性作品《正統五路財神廟招財進寶聚寶盆》更被認為是能特別表現出台灣與大陸各地之鄉土宗教文化氣息的藝術作品。
謝棟樑則是台灣第一位榮獲全省美展永久免審查資格的雕塑家,早在1970年代即引領玻璃纖維(F.R.P.)代替石膏翻模的風氣,且被台灣三大美術館典藏12件大作;值得一提的是,他早年為了三餐溫飽而大量創作了許多蔣中正的銅像,並因此獲得“蔣介石銅像雕塑家”的稱號,桃園市大溪“慈湖紀念雕塑公園”收納2000年政黨輪替時、民進黨實施“去蔣化”而移除的各地蔣公銅像百餘座,其中將近30座是他做的,近年謝棟樑甚至應浙江省奉化市之邀,再度翻製“國父”孫中山暨蔣公銅像,置放於非物質文化遺產旅遊景點“民國大雜院”內。
自大陸安徽省會合肥市前來參展的徐曉紅為中國雕塑家協會理事,曾獲中國文化部及北京市政府主辦的中國北京城雕塑藝術展優秀獎、中國國際木雕大獎賽銀獎、中國優秀城市雕塑項目優秀作品獎、中央電視台雕塑大獎賽學術獎等殊榮,這次以銅雕作品《晨》跨海參展。
另一位來自北京的范偉民作品《結》,以結為紐帶,包容、平等、友愛為依託,以愛為本同心同結,整個作品透過冷暖色調的相互植入,給人一種強烈的視覺衝擊,通過撞色的混搭使作品更添一種神秘的情結,是情是結各有解讀,恰與目前兩岸微妙的關係不謀而合。
高師大116藝術中心表示,當代藝術往往反應生活,每個城市、每種文化背景下成長的藝術家,藉由藝術創作表達他們的所思所想,將他們對社會現象的議題透過藝術傳達給大眾,兩岸環境和思想的造就出不同的藝術面貌,藝術家們藉此次交流機會交換心得,期勉能創造出真正的“藝術虹霓”,充分展現不同環境的薰陶及訓練下所淬煉出的美學深度與精湛技術。
主辦單位表示,兩岸有著不同的歷史背景,自然產生不同的文化,台灣藝術家接觸西方當代藝術思潮較早,由農業社會、工商業社會發展至現今資訊發達的多元社會也較早,相較於大陸處於社會快速變化、經濟飛躍成長、新思想爆發的情況來說,台灣趨於較為穩定的局面,基於此,兩岸藝術家在藝術發展及表現上也各有千秋,有不一樣的呈現手法和思考模式。
台灣藝術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號8479)藝術總監謝佳伶表示,這次展覽就為藝術愛好者提供了跨視野與多角度的觀摩機會,一睹兩岸藝術家如何運用中西方美學概念及傳統與現代技法,創造出作品的多樣化風格,並將各自的地域特色與文化精神融入創作中,期待這次的合作與互動,能讓雙方領略到彼此豐富、多元的藝術發展成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