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台北12月12日電(評論員 林淑玲)台北南門市場火腿老店萬有全在網站上這樣介紹了他們的沿革:“民國三十四(1945)年台灣光復初期,上海萬有全老闆派夥計徐三竹,帶著兩千隻火腿來台灣找客人,結果火腿馬上被搶購一空,徐三竹趕緊拍電報回上海請老闆再送一批火腿來台。沒想到第二批火腿安全來台,徐卻再也回不去了。”台灣和上海的關係,上面這一小段文字又比白先勇、張愛玲小說的弄堂故事更鮮活了。
上海和台灣的交流應是全中國大陸最早也最深的,1945年光復後開始有台灣人到上海做生意,也接連有像萬有全老闆這樣的精明滬商聞到商機進軍台灣,兩地綿密往來。老一輩台北人印象深,當時台灣最高檔的商品除了日貨就是上海貨,還有腦子動得快的人專門到上海帶東西回台灣賣,因“跑單幫”致富。1949年國民政府遷台,上海若干企業家跟著蔣介石來台,台灣政壇、企業界處處可見上海幫,海派文化對台灣影響一度達到顛峰。第一代來台的上海富商,在商界圈、公司裡還是講上海話,過的還是海派生活。連蔣宋美齡來台後都忘不了上海的美味,指定圓山飯店為她做出紅豆鬆糕。上海商人在台灣的第二代後來陸續回到上海投資,兩地來來去去,再帶動一批台灣人到上海灘打天下。
台灣和上海另一波交流是在郝龍斌擔任台北市長,2010年推動滬台雙城交流開始,台北12區與上海16區之間全都建立了對口交流機制,隨著兩地官員和基層頻繁互訪,6年下來已看得到變化。在兩地街頭可以發現,市容愈來愈像,一樣靠地鐵過日子、有公共自行車可租,公車候車亭和公車幾乎一個樣,高架道和街道都太像了,其他包括老人、兒童等社會福利服務也在貼近中。上海像是一個放大版的台北市,台北人來到上海馬上融入在地生活。滬台可說是兩岸第一組“孿生城市”,現代版的雙城記。
正因為台灣和上海的關係太密切,中評社上海走親採訪團12月4日到10日到上海深度採訪,除了看上海做為國際都會高大上的一面,也特別專注滬台關係,探索兩地交流和台灣青年在上海的機會。
中評社也專訪上海市委常委、上海市委統戰部部長沙海林,他對滬台交流做了深入說明。他特別對中評社勾畫滬台關係願景,“上海將緊緊圍繞大陸加快實施“一帶一路”和上海謀劃實施“十三五”規劃的重大戰略機遇,圍繞上海加快創建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目標,積極吸引台資企業落戶自貿區,推動台資金融機構參與上海金融中心建設,加強滬台經貿合作制度建設,加大對台企的幫扶力度,積極培育在滬台資經濟新的增長點。研究出台幫助台灣青年在滬實習、就業、創業的政策措施,促使更多台灣青年將自身發展與大陸及上海的發展緊密結合,讓更多台灣同胞分享大陸發展機遇、發展成果,讓兩岸一家親理念更加深入人心。”
在中評社的深度採訪中,我們更看到了,台灣人在上海和在大陸其他城市有著截然不同的樣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