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國家探月工程香港有份 港專家名單9月公布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6-04-27 12:13:40  


中國繞月探測工程總指揮欒恩傑(右),昨出席香港科大講座,與師生分享中國月球探測工程的發展與未來。
  中評社香港4月27日電/中國國防科工委月球探測中心,將邀請香港4間大學包括香港科技大學、香港大學、理工大學及中文大學,約4至5名香港科學家參與以「嫦娥」命名的中國繞月探測工程,見證由中國研製的探測器首次登陸月球的歷史時刻。香港科學家的工作,主要是負責收集由繞月衛星傳送地球的數據進行分析,他們的名單最快於9月公布。 

  香港《文匯報》報道,中國月球探測工程總指揮欒恩傑率領工程中心高層訪港,與香港多間大學進行科技、學術交流。他們昨日參觀了香港科技大學,並由國防科工委月球探測中心計劃財務部部長孟華,代表中國航天局與科大副校長(學術)陳玉樹簽署合作備忘錄,內容包括雙方建立經常性的學術交流,互相聘用雙方科技人員為兼職研究員,發揮各自的學科優勢,促進人才培訓。 

  陳玉樹在簽署儀式後表示,科大與中國航天局在協同之下將會加強溝通,共同發展大型的研究項目,包括太空項目、納米技術及環保方面。科大工學院院長陳正豪表示,很高興科大將有機會參與國家偉大的探月工程,科大將增撥資源進行有關月球的科研實驗。 
 
  欒恩傑昨日在緊湊的訪問行程中,抽空出席科大舉辦的傑出人士講座,娓娓道出實現探月工程面對的重重險阻,以及他對中國航天未來的展望。欒恩傑認為,如何令繞月衛星在絕無偏差的情況下循軌道而行,是目前探月工程最大的考驗。他說:「將來我們地面上會有兩個探測站,收集衛星從月球傳回來的數據,分別設在青島和喀什,但由於衛星是繞月球而轉,地球也會自轉,有些時候當衛星進入了監察範圍的盲點,最怕就是衛星突然脫軌跑掉,所以怎樣在平衡兩者情況下,觀察衛星時好好掌握遠遙離測控是很重要的。」 
 
  欒恩傑說,由於月球沒有大氣層,溫度的變化差異可以由攝氏零下170度至攝氏130度不等,在地球使用的儀器未必適合在月球使用,因此儀器也是一個探月工程的重要考慮。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