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公民黨「非鳥非獸」注定路難行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6-05-04 14:35:28  


  中評社香港5月4日電/新一期的《東周刊》前日揭開了公民黨神秘面紗的一角,披露了該黨百多名會員的名單。惟昨日本港傳媒對此消息基本上沒有跟進,反應冷得出奇。有政黨觀察家笑言,公民黨以經費來源不明、會員人數不公布而被形容為「神秘黨」,但「秘密黨員」名單曝光後,卻居然無聲無息,除了暫委法官梁冰濂因職業敏感,受到一點點關注外,坊間對此完全淡然處之。他認為,這十分清晰地反映出香港現在的政治生態:反政府者已不一定有市場。 

  文匯報報道,政壇觀察家指出,有不少人看過報道中的公民黨黨員名單。因為該黨成立時,對黨員名單以至大概人數均守口如瓶,令外界對該黨的實力感到有點「高深莫測」,以為至少前政務司司長陳方安生,以及一些曾任港英高官,而在退休後仍不時高調評彈時政者,例如鄺其志、任關佩英,甚至部分政商界名流會「榜上有名」。可結果是「希望越大,失望越大」。 

  他坦言,在名單中,令人感到較有份量而又「意想不到」的,只有一個梁冰濂,而且只有法律界內的專業人士,才曉得其多少有些份量。傳媒對她的報道焦點,集中在其政黨背景與法官身份是否矛盾上。至於其他黨員,則缺乏令人「眼前一亮」之感。 

  他分析,公民黨的名單,或多或少反映了現今香港政治生態的變化:有份量的政商界人士,絕不會輕易加入公民黨。首先,該黨過去數名骨幹大狀,在組黨前以一種超然於政黨之上,獨立異行的清流姿態出現。月旦人物,評論時政,都可「正義凜然」地以一種局外人的身份,對別人大加鞭撻。但隨著組黨,「清流」匯入俗河,那種超然物外的姿態,早已被自行拋到九霄雲外,再不入名士眼中。不過,最重要的,還是該黨公布的政綱,空洞無物,政治上以理想主義先行,動輒欲佔領道德高地,以獨沽一味的普選打天下﹑博選票。但一到民生問題,卻不得不行民粹主義,以與政府及商界唱對台來吸引草根階層支持。可這樣一來,四名大狀本來身披的中產外衣,變得一如長毛那件一年到頭上街時所穿的古巴革命家哲古華拉T恤。結果令公民黨變成了豬八戒照鏡──裡外不是人,這才是該黨未能吸引有份量人士的死結。 

  未能吸引重量級人馬,傳媒和坊間對名單曝光,自然不會有甚麼迴響,公民黨的定位不清,也是未能吸引市民目光的主要原因。政壇觀察家指,自特首曾蔭權上任以來,不是沒有「爆過大鑊」或遇到突如其來的事件,但一來由於特區政府處理得宜,二來香港社會整體的政治氣氛趨向和諧,市民厭倦爭拗,因此曾特首的民望不跌反升,事事與政府對著幹的反對派則民望急挫。 

  此公表示,公民黨一方面想扮演所謂「溫和﹑理性反對派」的角色,骨子裡恥於與「喊打喊殺」的長毛為伍,但政治的現實,以及四大狀的傳統政治思維,加上一些比他們更激進的政團已有意識地將公民黨標籤成「非鳥非獸的蝙蝠」,幾種因素內外夾攻之下,公民黨的政治空間狹窄,可說已是「命中注定」。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