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業改革:政策性銀行走向何方?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6-05-13 07:52:51  


  中評社香港5月13日電/在整個金融體系的改革中,商業銀行一直是市場關注的主角。實際上,成立了12年的政策性銀行同樣也要經過改革進行"重生"。按照央行預定的工作時間表,2006年政策性銀行將按"一行一策"原則,分步制定、實施改革方案。

  經濟參考報發表文章評論道,中國的金融業改革可謂冰火兩重天:一邊是各家商業銀行如火如荼地進行股改,一邊是政策性銀行改革不見大動作。據了解,政策銀行的改革進展緩慢,因爲時至今日决策部門幷未在改革方向上達成一致。

  國家開發銀行、中國進出口銀行和中國農業發展銀行的改革走向何方?是規範政策範圍還是進行商業化競爭,或是開闢"第三條"道路。這是中國的金融决策部門面臨的又一抉擇。

  政策性金融還是開發性金融

  文章稱,央行行長周小川曾于去年11月在數個場合表示,中國政策性銀行的發展已進入一個新階段,爲適應新形勢,傳統的政策性銀行要轉變成符合市場經濟需要的、財務上可持續的、具有一定競爭性的開發性金融機構。

  事實上,業界和學界對"政策性金融"和"開發性金融"的提法尚未有一致意見。一種觀點認爲,兩者沒有根本性差异。另一種觀點則認爲,開發性金融不同於政策性金融,政策性金融是把信貸資金財政化,開發性金融則是財政資金信貸化,即把財政資金用市場化的方法運作。

  財政部金融司副司長鬍學好在4月底的"政策性銀行改革與轉型國際研討會"上表示,政策性應該是政策性金融機構的一個基本特徵,沒有這個特徵,政策性銀行就不可能産生。另外,政策性金融機構要體現政府意圖的前提下來充實業務活動,幷完善金融機制按市場原則進行金融管理。

  在分賬經營管理方面,决策部門的態度已經一致。所謂分賬經營管理,是指將政策性銀行的業務分爲兩類,一類是政府交辦業務,另外一類是市場化業務或銀行自營業務;同時,在政策性銀行內部設立兩個賬戶,一個是國家賬戶,一個是銀行賬戶,兩類業務分別核算。胡學好表示,在分賬經營管理的情况下,國家財政祗對國家賬戶內的虧損進行補償,對銀行自營業務的經營狀况不負責任。

  在改革的决心上,各部門是一致的。周小川也在同一個論壇上表示,由於市場經濟進展的程度和中國外向型經濟進展的程度,目前三家政策性銀行所承擔的任務都發生了比較重大和實質性的變化。

  "政策性銀行需要進一步考慮自己的發展方向,除了繼續探索在國內發揮作用以外,還要加快融入國際經濟。"周小川說。

  轉型還是定型

  "(政策性銀行成立)12年來,關於幾家政策性銀行的目標、法律地位、治理結構、領域等,祗有一些非常籠統的描述,到現在幾個部門還在爭來爭去,還沒有確定基本的架構。"社科院金融研究所所長李揚認爲,目前政策性銀行面對的問題不是轉型而是定型。

  與李揚看法相同,遼寧大學國際金融研究所所長白欽先認爲,當前的改革就是要"把政策性銀行辦成一個真正的政策性銀行,干真正應該干的事,而不是干別的"。

  1994年國家成立政策性銀行,目的是將政策性業務從國有商業銀行剝離。當時,三家政策性銀行的業務主要集中在國家重大基礎設施建設、促進機電産品出口、支持國家糧食收購三大領域。

  近幾年來,三家政策性銀行在業務範圍與商業銀行業務領域有了不少交叉,在商業銀行精簡機構的同時,政策性銀行却在加快設立網點。尤其最近兩年,政策性銀行的定位問題一直是改革爭論的焦點。商業銀行,尤其是四大國有商業銀行對政策性銀行多有不滿,認爲其"政策性不足、商業性有余"。

  白欽先認爲,爭論的原因在於,政策性銀行運轉多年一直沒有相關法律來對其進行規範。他認爲,對政策性銀行立法刻不容緩的舉措。"有了立法之後,才可能說誰做得對,誰做的不對;誰到位了,誰沒到位;誰沒有越位,誰越位了。"

  李揚也表示,政策性銀行的資本金的形成及補充機制、高級官員的任免與問責等問題都需要法律的架構進行明確。

  工商銀行城市金融研究所所長詹向陽認爲,當務之急需要明確政策性銀行的目標,不要像以往那樣祗盯著發達地區、工業基礎設施建設、國家重點項目,而是應該把投資重點向西部、東北、農村以及中小企業和高科技企業轉移。

  允許競爭還是回避競爭

  關於政策性銀行的未來,有種說法在業界比較流行:隨著政策性色彩越來越弱,政策性銀行實在沒有存在的必要。

  周小川否定了這種觀點。他說,有人認爲政策性銀行干脆關閉到或者合幷就行了,"這不是處理問題的一個好的方式"。同樣地,周小川幷不擔心政策性銀行與商業銀行處於競爭關係。而財政部金融司副司長鬍學好則有不同觀點,他認爲不與商業銀行競爭應該是政策性金融的一個基本原則。他表示,政策性銀行的業務、領域不是一成不變的,而是應該隨著經濟結構的調整來進行業務進入、退出,當一個領域的市場已經成熟了,政策性金融原來的業務就要退出。

  亞洲開發銀行駐中國首席經濟學家湯敏認爲,當前市場蛋糕足够大,商業銀行和政策性銀行可以雙贏。他以國家開發銀行舉例說,商業銀行跟開發銀行,可以打架,但也可以合作。就貸款來說,實際還有很多新的領域,商業銀行可以"盯著開發銀行",從開發銀行接過這些新領域來,會達到共贏的局面。

  詹向陽則關注競爭的公平性問題。她表示,政策性銀行進行市場化,首先就要改變低成本的、政策性的資金來源,否則政策性銀行繼續以低成本政策性資金發放高收益的政策性貸款,會造成與商業銀行競爭的不對等和不公平性。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