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晚報:政治凌遲比罷免更痛!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6-05-26 15:26:12  


  中評社香港5月26日電/聯合晚報今天社論說,駙馬爺趙建銘變成階下囚,重傷陳水扁。民進黨內反彈聲浪逐漸浮起,要求陳水扁釋出權力,集體共治,並提早黨内“總統”提名初選等建議,亦跟著出爐。在野黨呢,親民黨由黨主席宋楚瑜親自出馬,呼籲發動罷免。看來,陳水扁確實四面楚歌。

  民進黨內的呼籲,很弔詭。陳水扁一天在位,他就是臺灣領導人,三軍統帥,即使“行政院長”仍是他部屬,何來“集體共治”的機制?沈富雄提議“總統”不辭,但可“虛位化”。這依然有體制上的難解,“總統虛位”了,而以呂秀蓮的性格,肯定不願跟著“更虛位化”吧!

  社論指出,理論上,“總統虛位”,“行政院長”就該“實權化”,否則豈不中樞無主?然而,行政院長有無實權,除了總統授權與否外,另一決定因素是立法院形勢,答案很清楚,藍軍主導立法院,綠營誰來當:“行政院長”,遭遇都差不多。

  體制上難有虛位、釋權空間,與其奢談這話題,不如趁這機會好好想想,何以監督、制衡總統的機制,通通發揮不了作用?利用此刻民氣可用,民進黨、在野黨不妨一起思索,把已奄奄一息的“民主機制”搶救回來,讓它運作,這應該才是挽救“後扁時代”民進黨的適當對策,更是未來再度政黨輪替後避免重蹈覆轍的預防針。

  至於罷免陳水扁,社論說同意馬英九的態度,駙馬爺的錯尚不至於“罪及”陳水扁。而且,更不該由在野黨來發動。親民黨搶這議題,當然是“見獵心喜”,想藉此區隔馬英九。但這不僅與民調顯示的數字,有差距,更可能讓近來一連串的揭弊效果,沾上政黨陰謀論色彩,尤其大有可能逼迫陳水扁困獸猶鬥,甚或,迫使民進黨因為親民黨的介入,而回過頭重新支持陳水扁。

  社論認為,民間社會的反應,才該是這一波檢測陳水扁與其家族、其親信,是否適格的最重要指標。民間若真正厭惡這種政治風格,不再被虛惘的意識形態給蒙蔽,那陳水扁即使繼續留在任上,頂多只是一個“半死的政治標本”,走到哪,始終是人民指指點點的活教材,這種“政治凌遲”,要比耗費巨大社會成本,而成效未必彰顯的罷免,更令綠營沈重吧! 


    相關專題: 台灣政黨博弈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