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必須參加國際能源再分配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6-06-14 06:50:28  


新的國際能源安全觀的基礎是國際能源安全具有普遍性,是各個國家共同的安全
  中評社香港6月14日電/進入2006年,伊朗核問題、拉美的“石油革命”、尼日利亞等非洲産油國的國內沖突都在刺激國際油價的不斷沖高,國際原油供應加重不確定。

  如何保證中國原油進口的穩定?中國的能源安全戰略是否需要改變?如何應對國際複雜的局勢?21世紀經濟報道發表專訪國家能源領導小組辦公室專家組成員,中國能源戰略研究中心主任夏義善文章,他强調,中國應建立新的國際能源安全觀。

  “能源安全是各個國家共同面臨的問題,一個國家沒有辦法解决”。

  高油價的狀况還會持續

  問:今年以來油價受國際局勢影響很大。中國正不斷加大原油進口,在石油安全方面是否存在問題越來越嚴重?

  夏義善:目前的情形相當不利。現在資源絕大多數來源于中東和非洲,最安全、最有利的份額油比例很低,不到進口總量的20%;外來石油90%靠海上運輸,主要通過馬六甲海峽和霍爾木茲海峽,馬六甲海峽海盜猖獗,有恐怖勢力的潜在危險;油價高漲對中國也是重大威脅,和前年的400多億美元相比,去年進口量沒什麽增長,但花費漲了接近30%。

  問:目前持續的油價高漲對中國經濟影響很大?

  夏義善:高油價對於經濟影響是很嚴重的,有人認爲是第四次能源危機的到來。2004年美國受油價上漲因素,GDP减少0.7%,中國去年因高油價因素GDP减少了0.4%-0.6%。

  不過,每次能源危機中,全球經濟都發生衰退,但這一次例外,主要原因是中國、美國等大國的增長勢頭强勁。

  問:高油價的狀况會有所改觀嗎?6月8日的紐約期貨行情跌進了70美元。

  夏義善:原來有一種說法,不管怎麽增加勘探、開發,油價都會往上漲。我認爲那種每桶10美元的低油價時代已經過去。那麽抑制油價上漲的根本因素是什麽呢?是勘探、開發的投入?這方面的投入尚不足以抑制油價的上漲。我個人估計,由於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開發尚需一段時間,在3至5年內,這種狀况還會繼續維持。

  能源關乎發展權

  問:對於經濟高速發展的中國來說,能源形勢是不是很嚴峻?

  夏義善:中國總體能源對外依賴度爲7%,但石油形勢嚴峻。

  目前,中國石油對外依存達到42%。預計到2010年,石油對外依賴度要超過50%,到2020年,對外依賴度將達到60%-70%,跟目前的印度相仿。

  問:高油價已經對各個國家間能源外交的格局産生了很大的影響。中國該怎麽應對?

  夏義善:目前一些石油進口國難以抵擋高油價的沖擊;而一些石油出口國不僅提高了經濟實力,更抬高了自己的外交地位。在外交事務中,甚至敢於向美國等這樣的大國抵抗,比如俄羅斯、哈薩克斯坦。所以,中國必須參加國際能源再分配。

  問:但是,中國在參加國際能源再分配時,遭到了西方國家的質疑。比如在非洲投資,很多是選擇西方石油公司不願意涉足的國家,這些國家的政權往往又是和西方關係不良的國家。

  夏義善:中國在經濟發展中由於自身石油資源的相對短缺,必須參加世界石油資源的再分配,以獲取發展所需要的石油資源,這是中國的發展權。

  現在,世界石油資源基本被瓜分完畢,大部分由西方石油公司控制,中國能够進入取得份額油的都是西方開採過的、放弃的、一時沒有顧及的邊緣地方。中國祗能與這些産油國進行合作。中國在與這些國家的合作中,幷不是針對美國的,更不會挑動這些國家反對美國,相反會盡量避免與美國的沖突。

  合作解决能源安全

  問:面對這樣複雜的能源形勢,中國今後是否會改變參加世界能源再分配的方式?

  夏義善:中國與世界各國都應建立以合作爲核心的新的國際能源安全觀,以防止能源領域的惡性競爭。

  問:“新”的國際能源安全觀與“舊”的比有什麽不同?

  夏義善:“舊”的國際能源安全觀强調能源安全是零和遊戲,每個國家都祗保自己的能源安全,你安全了我就不安全了;而“新的國際能源安全觀”則强調能源安全是各個國家共同面臨的問題,一個國家沒有辦法解决,解决國際能源安全問題一定要合作。

  問:它的基本內涵是什麽?

  夏義善:新的國際能源安全觀的基礎是國際能源安全具有普遍性,是各個國家共同的安全,能源安全的解决不是一個國家的事,祗有解决了世界的能源安全問題,本國的安全才有保障。

  比如:爲什麽油價會高漲,因爲這20年來,全球石油勘探、開發投入不足造成,有一些資金從石油勘探、開發領域進入了股市等其他資本市場。現在要增加全球的勘探、開發投入,美國,日本一個國家解决得了嗎?

  問:你參與制定了新的能源安全觀。主要包括的內容是什麽?

  夏義善:有幾個方面的內容:在國際能源關係中,應提倡合作,避免惡性競爭、威脅和使用武力;合作應該是全方位的、多層次的。這種合作應該擴展到世界各個地區、能源的各個領域、不同的能源結構和品種;要提倡互利、雙贏和多贏,不僅考慮本國的利益,而且要兼顧其他國家的利益;合作的內容和形式應該是靈活多樣的,應涵蓋技術、資金、人才、生産、運輸、銷售等各個方面,可以是聯營、參股、幷購,雙邊的或者多邊的。

  問:具體來說吧。可能和産油大國的合作容易理解,那麽和石油進口大國之間的合作怎麽進行?中國企業在和印度等石油進口大國的企業競購時,往往都是單干。外界指稱可能買虧了。

  夏義善:聯營等合作方式就很好。它的好處在於可以降低風險,避免動靜過大和引起“中國能源威脅論”,同時還可以互補優勢,比如中國企業缺少深海勘探的技術,但可以通過與別的公司合作獲取。

  合作不僅僅是和産油大國,和美國、日本、印度這些石油消費大國合作也在進行。和美、日的合作主要在節能、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開發上。中國和印度剛剛在叙利亞聯合投標了一個油氣,另外,印度還提出通過中國境內鋪設管道把俄羅斯的石油運輸到印度的合作設想。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