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時評:兩岸包機邁出可喜一步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6-06-14 16:48:48  


  中評社香港6月14日電/兩岸有關方面今天上午同步宣布,兩岸航空業民間組織就兩岸客運包機節日化、開辦兩岸專案包機已達成共識。就此,新華社發表了題為“兩岸包機邁出可喜一步”的時評,全文如下:

  “飛起來了,就不要再停下來……”這是今年春節時許多台灣同胞在談到兩岸包機時的感嘆。如今兩岸客運包機節日化安排正式確定,台胞們的這一心願可以部分成真了。在往後的清明、端午、中秋和春節這些中華民族的傳統佳節裡,台胞們將可以在往返兩岸時不再“曲航”而是享受包機的便捷了。這是一件值得兩岸同胞高興的好事。

  長久以來,如何便捷順暢地跨越淺淺的海峽,一直是兩岸同胞特別是台灣同胞一個難以企及的夢。而2003年以來的三次春節包機,稍稍緩解了部分台胞的“行路難”之苦。4年來,兩岸包機在兩岸同胞的期盼中三次成行,其形式在一點一點地進步,今天又邁出了節日化的重要一步。

  回首包機的“旅程”可以發現,在兩岸直接“三通”尚未實現的情況下,包機這種特定時期的權宜之計,為台灣同胞帶來的便利是毋庸置疑的。更重要的是,包機一路走來並成效顯著的事實告訴我們:由兩岸民間行業組織就兩岸交流中的一些技術性、業務性問題進行直接溝通並付諸實施,這樣做是務實、可行的。

  自2003年的包機首航開始,兩岸民間行業組織的直接溝通與協商就一直發揮著重要作用。大陸方面也一直主張并積極推動兩岸民間航空行業組織循台商春節包機的模式,盡快就兩岸客貨運包機的問題進行協商。2006年初,胡錦濤總書記在福建廈門看望台商時,再次明確提出支持兩岸民間行業組織依照既有的協商模式盡快就兩岸客運包機節日化、常態化和貨運包機問題一併協商,同步實施。

  從這個意義上看,海峽兩岸航空運輸交流委員會與台北市航空運輸商業同業公會剛剛達成的節日包機共識可謂開了一個好頭,不僅節日包機的確定為台灣同胞提供了更多便利,更重要的是,為兩岸交流的技術性、業務性溝通協商作出了成功的探索和嘗試,証明這一協商模式是可以解決兩岸民生需求相關問題的。

  今次兩岸節日包機的安排雖然比春節包機有了進步,但仍然只是特定時期的權宜之計,相較於兩岸民間交流日趨緊密所產生的巨大交通需求而言,只能算是杯水車薪。所以,在兩岸節日包機飛航在即之際,人們自然翹首企盼:何時能早日促成更加便捷的兩岸包機周末化、常態化乃至全面、直接、雙向的直航,更多地惠及兩岸同胞?如果台灣當局不反對的話,最方便的渠道就是依照2005年兩岸春節包機的澳門協商模式,由兩岸民間行業組織立即展開協商。

  提到兩岸同胞,突然想到:正期待寶島一遊的大陸同胞,眼下何嘗不在等著兩岸民間行業組織早日完成協商,讓他們得以領略阿里山、日月潭的迤邐風光?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