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扁下呂秀蓮上台,真有如此可怕?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6-07-18 10:20:36  


  中評社香港7月18日電/台灣經濟日報今日發表社論說,日來在以色列、黎巴嫩烽火連天導致油價飛竄的大環境下,陳水扁面對親綠的社運與學界人士要求下台的行動,一面安撫泛綠勢力負嵎頑抗,一面高喊兩岸政策要反進為退,以投基本教義派之所好,使得島內經濟情勢驟趨緊張,股市也絕望地大跌特跌。 

  社論說,當多年來為綠色執政而犧牲奮鬥的大老與知識分子也忍無可忍挺身而出,年初迄今飽受名嘴媒體與泛藍人士大張撻伐的陳水扁突然發現禍起蕭牆,苟延殘喘的政權已從根基崩壞,緊張之情自是溢於言表。但他仍做困獸之鬥,堅拒請辭下台,實因尚有最後一點依恃。面對民進黨由清廉效能直轉而下,成為千夫所指的貪腐代表;許許多多支持者仍不敢全力拉下陳水扁為民進黨尋覓停損點,只因他們有所畏懼。

  在知識閉塞的地區,面對家中幼兒夜裡哭鬧不休,做母親的常以“再哭,大野狼就會來咬你”加以恫嚇。想不到今天讓陳水扁恃為後盾、泛綠人士投鼠忌器的恫嚇之詞竟然是:“阿扁下台,呂副總統就會執政!”呂秀蓮果真如此可怕嗎?

  社論指出,從政權輪替以後,呂秀蓮的表現一一暴露於大眾之前;但不論是深宮怨婦的哀訴,與媒體互告“嘿嘿嘿”官司,乃至許多在不適當場合的不盡妥當的發言,都留下十分負面的印象。這些言辭舉動,加上與陳水扁之間的衝突與嫌隙,讓呂秀蓮被醜化乃至妖魔化一至於斯,竟成為令眾人寧可忍受一個貪腐烏雲罩頂、民意支持度直探谷底的阿扁的夢魘。

  但從幾個角度深入剖析這個令人不寒而慄的選擇,應能打破眼前全台人民深陷其中的困境。首先差堪慶幸的,是呂秀蓮迄今為止的清廉形象,不論敵友,均無可挑剔。對一個在政治圈子裡打滾數十年,尤其近六年又在台“總統府”中被人以放大鏡檢視的政治人物而言,這委實十分難得。就今天這個清廉正受到極度質疑,扁的親信及家人受到羈押起訴、輿論清議無情撻伐的政權而言,這正是對症的良藥;即使呂秀蓮什麼都不做,單單這一點,貪腐疑雲立將消除泰半,政治困局亦有釜底抽薪的希望。

  社論又指出,然而除了清廉之外,呂秀蓮即一無可取,乃至徒足以敗事、壞事,導致政局更加混亂不安,而無法寄以任何正面的期望?就此而言,我們必須徹底切開身任“副總統”的呂秀蓮與肩負“總統”職責的呂秀蓮的處境及心態。

  呂秀蓮做為一個勇於任事但完全無法作為,一方面其選前期望與選後現實落差過大,的確有可能讓一個原本理性冷靜的政治人物突感水土不服,而有種種難以自抑的反應;另一方面,呂秀蓮既無權又無責,即使行動浮躁、言詞放肆,對“國計”民生也不會造成任何後果,自有可能輕忽其言行,招人側目。一旦這些因素完全消除,則一個久經政治磨練者如呂秀蓮,必定會有截然不同的言談舉止;尤其無比沉重的施政大任加諸其身,再怎麼輕浮的人都不能不收斂沉穩。因此,對呂秀蓮的一切責難疑慮,應該不再適用於情境完全迥異的呂“總統”。

  不過,即使呂秀蓮做了“總統”知所收斂,又清廉自持,人民更加關切的,仍屬其治台之能。如果這一方面備極駑鈍,一竅不通,只知尸位素餐、貽誤政事,甚至胡作非為,將台灣導入經濟衰頹、民不聊生之途,則誰又敢輕易將治台大任託付與她?

  社論認為,台灣人民須做兩個觀察。其一,勉強讓陳水扁繼續執政,以其今日誠信破產、清廉受疑,親信蒙羞,支持度幾乎喪失殆盡,則“國計”民生果然尚有可為,會優於矇著眼隨意挑出的一個普通公民?尤其當他四顧無援,不顧台灣興亡,倒行逆施,一心只求保住一人、一家之利祿,一個全新出發的呂秀蓮會令政事更劣於此?

  其二,呂秀蓮曾任桃園縣長,雖未見明顯政績,但亦中規中矩,而且全心全意投入縣政。果真接掌大位,只要有知人之能,揀擇全台才智之士為其所用,則憑恃全心全意追求經濟繁榮、民生樂利的決心,誰敢說她不可能成為一個稱職的領導人?

  從呂“副總統”脫胎換骨而成的呂“總統”,決不應是恫嚇泛綠人士拚死保扁的夢魘;只是她自己必須向大眾提出可信的證明與承諾而已。


    相關專題: 呂秀蓮--主張急獨 野心不小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