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中評兩會專訪:曾智明談香港的角色
http://www.CRNTT.com   2018-02-28 00:14:51


曾智明(中評社 高映竹攝)
  中評社北京2月28日電(記者 臧涵)全國政協委員、香港金利來集團副主席兼行政總裁曾智明先生日前接受中評社記者採訪時表示,改革開放已經40年,對內地初期的發展,港澳地區發揮了積極的“超級聯繫人”作用、港澳同胞作出了很大的貢獻。當然,與此同時,香港、澳門和港澳廠商也從中受惠於內地的改革開放。但隨著國家進一步改革開放,經濟不斷發展,營商環境也在發生改變。在國家新時代發展過程當中,香港最具優勢的應該還是擔任“超級聯繫人”的角色。因此,在國家未來的整個大發展中,香港要充分發揮自己的這一特色。在未來發展中,香港要背靠祖國,才能實現持續繁榮發展。

  以下為專訪全文:

  1.十九大報告提出“制定完善便利香港居民在內地發展的政策措施”,這令很多的香港同胞受到鼓舞。請問您如何看待香港居民與內地居民享受同等待遇的問題?

  曾智明:我們一直要求港澳同胞得到“國民待遇”,也叫“同等待遇”。回歸以前,當時香港還是英國的殖民地,澳門是葡萄牙的殖民地,很多港澳同胞在國內經商的時候,因為貨幣問題,港澳投資還是被當成外資,因為這是來自“境外”的資金。在國家的發展過程中,很多政策的推出都是逐步完善的,過去國家為吸引外資推出了一些特殊政策。現在改革開放已經逾40年了,內地經營環境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香港回歸亦已經20年了,港澳同胞正在以國家主人翁的姿態更加積極地參與內地的建設和發展,港資澳資與內資已融為一體,當年的一些“特殊政策”已過時和失去積極意義。現時,我們更希望且更需要的是被視為“國民”,在所有的領域中得到的是“國民待遇”。這是一個什麼概念呢?大家都說既然香港已經回歸20年了,我們都認為是香港跟澳門永遠都是國家的一部分,那為什麼來自港澳得投資還被稱作是境外投資呢?

  如今很多香港青年人或是一些商人,他們願意到國內去發展,但在發展過程當中,他們往往會碰上一些問題,相比於內地其他企業來說,會有更多地條款約束。港澳企業另一個說法叫“外企”、非公有制企業,屬於民企,那若屬於民企的話,為什麼我們跟內地的民企得到的待遇卻不一樣?所以我們認為現在提出“同等待遇”的問題,非常及時。之前我也做了很多調研,從香港的各方面團體都聽取了很多意見,我認為這個是非常好的事,因為真正要讓香港人的人心回歸,必須讓香港與內地“看齊”——“國民待遇”。

  內地與香港的鏈接其實有很多,只是很多香港人不了解,因為在一國兩制之下,他們的很多思維方式與想法跟內地有差異,這是無可避免的。當他們到內地去發展的時候,往往會使用香港的一些所謂的“國際慣例”。香港是屬於中國的一部分,內地與香港實行不同的社會制度,那什麼叫“國際慣例”?他們只是用香港的法律法制,用他們習慣了的思維方式去考慮在內地經商的問題,所以才碰到了很多問題。

  我碰到過很多朋友,他們問的問題很奇怪,他說我在香港可以這樣做,為什麼在內地我不能這樣子做。要知道,各處鄉村各處例。你不能說你在香港可以這樣做,你去的美國、加拿大、以及歐洲一些國家也可以那麼做。其實,這些國家都有自己的法律,它們也會不允許你這樣做。所以,同樣的,香港人進入內地以後應該多了解我們國家的一些法制與規定。按照這個原則,若一些內地人士所擁有的待遇,放在香港人士身上卻不能得到同樣對待,這是不利於兩地融合發展的。

  我們所說的一國兩制,我的理解是:在香港,按香港的法例行事,進入內地去,就應該按照內地的規矩去做。我想強調的是:香港回歸祖國了,香港人也是中國人,在內地應該享受跟內地居民一樣的共同待遇。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