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能够承受多高的油價?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6-05-14 07:36:56  


  中評社香港5月14日電/國際原油期貨價格5月10日又大幅上昇到72美元。中國經營報文章稱,居於高位和不穩定的石油價格是目前全球經濟增長面臨的主要問題之一。對於正處於重化工階段的中國,石油價格的一舉一動處處牽動經濟神經,中國能承受多高的油價已經成爲各方急于求證的課題。

  價格走勢未明

  文章分析道,高油價使世界經濟不堪重負,未來的價格走勢更是撲朔迷離。事實上,因爲目前的不確定性因素在短期內不會消失,美國和伊朗的關係走勢未明,石油價格走向越來越難以預測。

  瑞士信貸亞洲區首席經濟學家陶冬認爲:"目前影響石油價格的基本面,還有很多因素幷不明朗,導致難以預期石油價格未來的走勢。"他表示,"分析師預測短期油價的準確度,不比閉著眼睛朝靶心擲飛鏢强多少"。

  德意志銀行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馬峻則表示,目前的石油價格高位運行主要是因爲美國和中國經濟增長的强勁出乎預料,對石油以及相關産品的需求非常强勁;另外,短期內,伊朗問題等中東地緣政治因素前景不明也使各界難以對油價走勢做出準確判斷。德意志銀行基於石油供給對價格影響的歷史數據進行的彈性分析的結果更是驚人,"如果美國攻打伊朗,短期內石油價格將會翻一倍,也就是說達到140美元一桶的高度。"馬峻解釋說,我們的依據是伊朗本國的産量和經過伊朗的石油管道佔據全球石油供給總量的20%,石油供給對價格的彈性影響是五倍。

  影響衆說不一

  文章指出,實際上,石油價格上漲對全球經濟乃至中國經濟的影響幷沒有一個準確的數字。中國是否能够承受高油價的考驗?經濟學家們也難以在這個問題上達到統一。

  陶冬表示:"去年很多人士預測,如果石油價格上漲到70美元的水平,全球經濟很可能會出現崩潰的局面,事實證明幷非如此。原因是全球的生産綫轉移到了亞洲,雖然生産成本大幅度上昇,但是産成品的總成本乃至價格都沒有出現大幅度上昇。因爲亞洲地區與發達經濟體之間相比,勞動力價格乃至其他成本大幅度下降,這導致了發達經濟體的CPI和PPI脫節。"他認爲:"中國石油價格已經和國際接軌,但是成品油價格却被政府部門嚴格控制著。石油公司的整體利潤幷不會受到太大影響,因爲開採企業的利潤上昇彌補了煉化企業的利潤下降。在過去的三年里,國際市場上石油價格和汽油價格均上漲了80%,而中國的石油價格上漲了80%,汽油價格僅僅上漲了40%。" "目前的油價水平對中國GDP的增長影響有限,基本不會體現出來。" 

  瑞銀集團亞太區首席經濟學家安德森也表示,高油價給中國造成的負面影響是有限的。他的理由是,"實際上,中國2/3的原油需求可以從本國生産中得到滿足,而不是像日本和韓國那樣完全依賴進口。"安德森分析說:"即使國際原油價格長期在60~70美元/桶,中國國內石油價格也幷沒有必要跟進到同樣的水平,因爲中國完全有能力控制自己的石油市場價格。" 

  高盛的研究報告則認爲,與其他亞洲國家相比,中國受石油價格上漲的沖擊可能是最小的。原因在於,豐富的煤炭資源滿足了中國2/3以上的能源需求。原油價格上昇的同時,其他能源的價格也會隨即上昇,對於那些主要依靠石油進口的國家,其交易損失遠不止僅僅體現在原油上的損失。

  不過,一些經濟學家却有不同看法。

  文章稱,花旗集團中國經濟學家沈明高做過研究,如果石油價格維持在目前的70美元一桶水平上,不僅對中國經濟乃至對全球經濟都會産生非常嚴重的影響。

  高盛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梁紅也做過類似的計算,她計算的結果是,如果原油價格在60美元/桶以上,中國GDP增長率下降1.2%,70美元的水平會下降更多,因爲中國的製造工業對石油非常依賴。

  而德意志銀行的計算則顯示,如果油價每桶上漲10美元,中國GDP的增長速度將會下降0.5個百分點,會促使CPI上昇0.5個百分點,貿易盈余下降1.2個百分點,但是從歷史經驗來看,實際影響要比數量分析的結果小一些。如果石油價格繼續徘徊在70~80美元/桶,行業之間的分化將會加劇,石油開採企業利潤上昇,下游産業的利潤空間則會受到擠壓。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