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訊社香港6月21日電/香港文匯報文匯論壇今日刊登中國國際問題研究所研究員王鶯鶯的分析文章說,國務院總理溫家寶訪問非洲七國,必將增進雙方領導人及人民之間的相互理解和信任,促進中國與這些國家在各個領域的合作,推動雙邊關係長期穩定健康發展,互利合作不斷邁上新的台階,進而對中非關係產生積極而深遠的影響。
6月17日至24日,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對埃及、加納、剛果(布)、安哥拉、南非、坦桑尼亞和烏干達等非洲七國進行訪問。此次訪問是繼今年初中國政府發表對非政策文件,4月胡錦濤主席成功訪問非洲三國之後,中國對非洲外交的又一重大行動,也必將成為全面深化中非關係的一次重要訪問。
文章說,在中非關係史上,今年可謂雙方關係發展的高潮年:首先,以1956年5月30日中國與埃及建交為標誌,今年適逢中國與非洲開啟外交關係50周年。其次,今年11月將在北京召開中非合作論壇首屆峰會及第三屆部長級會議。中國政府希望以此為契機,與非洲國家一道,推動中非關係全面深入發展。為此,中國政府在今年一月發表了《中國對非洲政策文件》,對新形勢下中國不斷鞏固和發展中非關係作出政策詮釋。提出願與非洲建立和發展政治上平等互信、經濟上合作共贏、文化上交流互鑒的新型戰略夥伴關係。同時,胡錦濤主席與溫家寶總理在前兩年訪非之後再次先後訪問非洲,則進一步表明,中國政府和領導人始終高度重視非洲和對非關係,始終把發展中非傳統友好合作關係置於中國外交的重要位置。
中國重視和積極推動中非合作。20世紀末特別是進入新世紀以來,國際形勢發生了深刻而複雜的變化,中非各自情況乃至中非關係的內涵也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但是,中非合作的基礎沒有變,中非友好的大局沒有變。中非關係的發展不僅符合中非雙方的根本利益,也有利於整個世界的和諧發展。因此中國始終堅持把發展包括非洲國家在內的廣大發展中國家的關係作為對外政策的基石和重要支柱。
上個世紀末,根據國際形勢的變化,特別是經濟全球化迅猛發展所帶來的挑戰,中國也在探索深化與非洲友好合作的新形式、新辦法。改革經濟援助與合作方式。2000年10月,由中非共同倡議,首屆中非合作論壇部長級會議在北京召開。幾年來,論壇已成為中非集體對話的重要平台和務實合作的有效機制,為推動中非之間全方位、多領域、深層次的交流與合作發揮著重要作用。
文章指出,在中非政治上相互支持的同時,雙方經貿及其他領域的合作進展喜人。1956年,中非經貿額僅1200萬美元,到1979年達到8.17億美元,2005年則已猛增至397億美元。值得一提的是,非洲豐富的自然資源、廣闊的市場,中國物美價廉的、適合非洲消費水平的出口產品,使得中非經貿互補性很強,而且隨著中國經濟實力的增強,雙方貿易結構也不斷優化,因而中非貿易在進入新世紀以來,更呈現高速增長態勢。
此外,中國還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內,堅持向非洲國家提供包括無償援助、無息貸款、優惠貸款等在內的各類援助,承擔了修築公路、修建醫院、城市供水、住宅建設等基礎設施成套項目,幫助非洲國家實現經濟、社會發展。中非教育、衛生、文化等領域合作成果也十分顯著。可以說,中非在各個領域的合作,正呈現務實、穩步、快速發展的積極態勢。
文章再指出,在中非關係發展大局良好的形勢下,也應該看到尚存在一些消極或不利因素。由於中非相距遙遠,非洲一些新領導人和年輕一代對中國了解不多,而中國的年輕一代同樣對當代非洲缺乏了解。特別是近年來西方一些媒體竭力渲染中國威脅論,誣稱中國不擇手段攫取非洲石油,中國正在成為非洲的新殖民者等等,對國際社會理解中國對非政策,對中非之間的理解互信產生某些消極影響。當然不應否認,中非經貿合作在近年來高速發展的同時也出現一些矛盾問題,需要雙方通過加強交流,增進理解,共同解決。
儘管訪問只有短短一周,溫總理行程相當緊湊,但相信通過此次訪問,必將增進雙方領導人及人民之間的相互理解和信任,促進中國與這些國家在各個領域的合作,推動雙邊關係長期穩定健康的發展,互利合作不斷邁上新的台階,進而對中非關係產生積極而深遠的影響。 |